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94)
报纸(73)
会议论文(4)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53)
地方文献 (14)
宗教集要 (2)
非遗保护 (1)
红色文化 (1)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25)
2013(12)
2012(18)
2011(23)
2009(7)
2008(10)
2007(16)
2006(19)
1995(5)
1994(9)
按来源分组
上海戏剧(3)
新作文(金牌读写初中生适读)(2)
科学新闻(2)
中国戏剧(2)
苏州杂志(2)
中华诗词(2)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
老年人(1)
文摘报(1)
陕西日报(1)
欧阳予倩与夫人刘
作者:沈鸿鑫  来源:传记文学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欧阳予倩与夫人刘
陈善论杜:重与重格
作者:杨胜宽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陶渊明  欧阳修  诗学观念  自然天成  王安石  艺术风格    诗歌理论  宋代士人 
描述:陈善论杜:重与重格
松儿科验案选录
作者:刘益群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儿科验案  厚朴花  处方  清解  少商  汗出  鸡苏散  身热  针灸  川贝母 
描述:日诊:身热微恶寒,掌心热,烦躁不宁,汗出,小便赤,口渴欲饮。乃伏邪受暑湿之引而发,故烦热汗出。当清解为治。 处方:青蒿、川贝母各3g,生鳖甲、茯苓、天花粉、厚朴花各6g,白扁豆头九朵。一剂知,二剂已。
《牡丹亭》读本的缺憾与完善——徐朔方笺校本下场诗“集唐”
作者:高琦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集唐  集唐  订正  订正  校注  校注 
描述:《牡丹亭》剧作共有“集唐”诗近三百句,涉及唐代诗人一百二十多人。徐朔方先生最新笺校本对“集唐”诗句未逐条校对,不注明引诗出处,个别标注还有错误。由此,特将读本中下场诗“集唐”逐条查对,订正补校
补正缺憾 传承善本——《牡丹亭》笺校本下场诗“集唐”
作者:高琦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集唐  集唐  订正  订正  校注  校注 
描述:《牡丹亭》剧作共有“集唐”诗近三百句,涉及唐代诗人一百二十多人。徐朔方先生最新笺校本对“集唐”诗句未逐条校对,不注明引诗出处,个别标注还有错误。由此,特将读本中下场诗“集唐”逐条查对,订正补校
“歌台暖响,舞殿冷抽”应是互文恃问樵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园地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歌台暖响,舞殿冷抽”应是互文恃问樵
也谈“易位”的语音停顿-兼与陆俭明、孟琮先生商榷
作者:王铎  来源: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易位  语音停顿  前置部分  后移  汉语口语  句法  谓语动词  刘绍棠  语气助词  主语 
描述:生认为:“易位的前置部分与后移部分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语音停顿。前移部分与后移部分有音强音弱的差别,正是这种差别,加之后移部分比一般要说得快些,这就构成了易位的前后部分之间语音上的明显界限”。孟琮先生
奇妙的戏笔,艺术的卓识——苏轼《次韵孔毅父集古人见赠》赏析
作者:谢桃坊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苏诗  王安石  艺术  清代学者  古人  七言  杜甫  文字游戏  古典诗歌 
描述:议论杂以嘲讽,放笔纵意,这是苏诗特点之一,它最能体现苏轼的文学天才与机敏智慧。自南宋以来,苏诗此点备受攻击,但后世诗人却始终望尘莫及。《次韵孔毅父集古人见赠》是七言组诗,共5首,它历来不为选家
博淹闳肆 兼蓄众家——浅论宋代集诗词的成就
作者:陈磊  来源: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诗词文赋  诗歌成就  杂体诗  文风  王安石  词体  集句词  发展繁荣  文士 
描述:宋代杂体诗文中,集的成就最为明显。集诗在宋代的发展经历的过程,实质反映出有宋文风的昌盛与词体欣赏的普及与提高的过程,宋代集诗词内容广博是闳肆,创造出辞章赡丽、体裁兼蓄的诗歌成就。
从随俗到雅化:明清戏曲中"集诗"的文学史意义
作者:杨经华  来源:飞天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戏曲  雅化  明清传奇  牡丹亭  长生殿  中国古典诗歌  明代戏曲  汤显祖  诗学  宋代 
描述:以来,集一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历代文人展示才华的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