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辩证法看企业的“危”和“机”
-
作者:袁清 来源:今日财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企业 辩证法 原材料价格 人民币升值 市场需求量 劳动力成本 货币供应
-
描述:如今,几乎大部分中国企业都难逃连连厄运——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人民币升值、市场需求量减少、劳动力成本递增、货币供应紧缩等等。企业在逼仄的利益空间中腾挪,刀砍绳缚下,他们被推入漩涡之中。
-
国家不应是企业的股东
-
作者:张维迎 来源:经济研究参考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监督经营者 股东地位 经营者市场 政府官员 政企不分 经营才能 国有控股公司 国有资产 合同收入 国有企业改革
-
描述:至目前为止,国有企业改革的主导思路仍然是想模仿市场经济中股份公司的组织形
-
职代会应是企业的权力机构
-
作者:王玉仙 来源:国内外经济管理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职代会应是企业的权力机构
-
企业应是科技研发的主体
-
作者:暂无 来源:企业世界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企业管理 科技研发 产业化 技术创新
-
描述:国务委员陈至立在2005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说,加强自主创新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要求,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加强自主创新的突破口。陈至立还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投人主体、利益
-
企业家不应是企业的代言人
-
作者:余丹丹 来源:销售与管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企业家形象 代言人 形象调查 企业形象 民营企业家 权威机构
-
描述:一旦形象受损也会极大反噬企业的形象,造成企业声誉、经营的双重压力。 企业家的形象多半是通过公众场合的言论行逐步构建的,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此而“祸从口出”的案例也并不少见。从一向崇尚健康、公益
-
甲骨文:企业移动化应是战略思维
-
作者:马文方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件技术咨询部高级总监林逸飞展示了企业级市场移动化的趋势。
-
孟尝君用小偷与企业用人方略
-
作者:段俊平 来源:科技智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企业用人 员工培养 企业家 管理学 管理实践 稀缺资源 小偷 王安石 昭王
-
描述:先选有德的人,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在关键时候,你可能会对有德无能的员工很失望,因为有些工作跟德的关系不大,只要有才就行了,比如企业要与对方谈判,一个有德但口才和脑筋都不行的员工岂能胜任此项工作
-
樊纲:国资体制改革的目标应是全民利益最大化
-
作者:樊纲 来源:经济研究资料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体制改革 利益最大化 樊纲 国有资产管理 管理现状 管理层面 保值增值 所有者 企业 国家 资本
-
描述:从目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看,说是管资本,其实还是在调控企业。樊纲表示.深化国资体制改革必须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是什么?从企业管理层面看,国有资产要保值增值:但从所有者角度、从国家角度
-
对大余县金融系统与困难企业挂钩的调查
-
作者:刘贫生 来源:地方政府管理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融系统 困难企业 大余县 银行不良贷款 银企关系 人民银行 牡丹亭 贷款支持 经营效益 企业效益
-
描述:对大余县金融系统与困难企业挂钩的调查人民银行大余县支行计划股近年来,在国家银根相对紧缩的形势下,银行的信贷政策是:集中资金保重点、保效益好的企业。这对于处在亏损状态或经营效益相对欠佳的企业来说无疑是
-
企业不应是"独联体":关于企业内部市场化的刍议
-
作者:吴秋明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企业内部市场化 独联体 企业家 组织设计 企业外部交易 职能部门 利益主体 利润中心 地位和作用 供给部门
-
描述:企业不应是“独联体”——关于企业内部市场化的刍议吴秋明最近,有的学者提出企业内部市场化观点,认为企业内部市场化是西方企业管理改革的一个显著发展趋势,它将从根本上改变企业传统的职能部门和生产部门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