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坛『三哭』
-
作者:北山 来源:初中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福楼拜 汤显祖 文坛 包法利夫人 巴尔扎克 杜丽娘 写作 牡丹亭 作家 朋友
-
描述:文坛上有许多作家为写作如痴如醉,甚至痛哭流涕。(一)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便是其中一个。一天,几个朋友去看他,发现他从椅子上滑落在地,脸色苍白,以为他病了,嚷嚷着
-
读《管子·侈靡》篇记(续三)
-
作者:范治学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 《诗经》 《周礼 侈靡 《尚书·洪范》 荀子 《史记·天官书》 《淮南子·天文训》 《史记·五帝本纪》 庄子
-
描述:读《管子·侈靡》篇记(续三)范治学人死则易云生则难台也"云"借为"陨"。《说文》"耘亦作"(耒部184页)。"云"、"员"二声古皆在魂痕部,声类同也。此言人之死有若草木陨落之易,故皆重生趋利。分争
-
读《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所想到的
-
作者:向思才 来源:统计教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学 统计干部 计算方法 情况并非如此 政治家 仙桃市 广博的学识 湖北省 三国时期
-
描述:读《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所想到的湖北省仙桃市统计局向思才闲暇无事,偶尔读了《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一文,感触颇深。文章说的是北宋年间大文学家王安石任宰相期间,因翰林学士苏东坡恃才高傲而三考其才,使
-
《牡丹亭》续作探考―《续牡丹亭》与《后牡丹亭》
-
作者:赵天为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续作
-
描述:《牡丹亭》续作探考―《续牡丹亭》与《后牡丹亭》
-
《牡丹亭》续作探考―《续牡丹亭》与《后牡丹亭》
-
作者:赵天为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续作
-
描述:《牡丹亭》续作基本叙杜丽娘和柳梦梅姻缘后事,但是,汤显祖原作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到此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借古喻今、寄托怀抱,同时也将一部“生生死死为情多”的《牡丹亭》,变成了一曲忠臣义仆、清官
-
《牡丹亭》续作探考:《续牡丹亭》与《后牡丹亭》
-
作者:赵天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续作
-
描述:《牡丹亭》续作基本叙杜丽娘和柳梦梅姻缘后事,但是,汤显祖原作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到此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借古喻今、寄托怀抱,同时也将一部"生生死死为情多"的《牡丹亭》,变成了一曲忠臣义仆、清官
-
读《牡丹亭》札记(五则)
-
作者:康保成 来源:戏曲研究通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读《牡丹亭》札记(五则)
-
读《牡丹亭》札记
-
作者:陈多 来源:江西戏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读《牡丹亭》札记
-
牡丹亭
-
作者:曙光 赵红阳 来源:小雪花(小学快乐作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杜丽娘 张居正 戏剧家 文学家 明朝 生活 故事
-
描述:《牡丹亭》是一出剧,这出剧是明朝时候的一位文学家写的。他叫汤显祖,他和西方大戏剧家莎士比亚生活在同一时代,所不同的是,他们一个生活在中国,一个生活在英国。他比莎士比亚大十四岁,但都是在同一年离开人世的。
-
评余秋雨的《笛声何处:关于昆曲》
-
作者:王亚莉 来源:大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余秋雨 昆曲艺术 社会性 中国历史 哲理性 遗忘 文化现象 苏州 戏剧学 牡丹亭
-
描述:中国历史充斥着金戈铁马,但细细听去,也回荡着胡笳长笛.只是后一种声音太柔太轻,常常被人们遗忘.遗忘了,历史就变得狞厉、粗糙.由余秋雨编著的、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的<笛声何处-关于昆曲>这本书,通过阅读,要捕捉的,就是曾经让中国人痴迷了两百年之久的昆曲的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