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钧生平和家世考证研究
-
作者:欧阳伟华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钧 生平 家世
-
描述:子王痴山之女,乐钧和王氏共育有四儿一女。
-
班主任应是和谐\乐学班集体的缔造者
-
作者:韦桂梅 来源:中国教研交流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班主任 和谐与乐学
-
描述:的班主任应该是个和谐、乐学班集体的缔造者。
-
《周礼》乐官与乐教思想考论
-
作者:石丹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乐官 礼乐乐教
-
描述: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音乐自诞生之日起,就已并非简单的娱乐。乐与礼、与教化相连,形成礼乐和乐教思想,亦源远流长。《周礼》中的乐官系统,不仅印证了诗、舞、乐三位一体的历史渊源,更显示出乐教在学校教育中
-
论《周礼》“云门大卷”不是《云门》与《大卷》二乐
-
作者:陳殿 来源: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云门大卷 注疏 穿凿 误读
-
描述:目前,学界对《周礼》记载的黄帝乐舞《云门大卷》,有两种绝然不同的理解,一认为《云门》与《大卷》是两乐舞,一认为《云门大卷》是一乐舞。笔者认为黄帝乐舞为《云门大卷》,分为二的错误,认识源于旧注旧疏的附会所形成的复杂理解,从而造成了今人对注疏的误读。本文拟就此问题的是非与来源进行探讨。
-
《周礼》“六诗”与周代的乐教传统
-
作者:杨朝明 来源:诗经研究丛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教 周礼 六诗 周代 孔子删诗 诗三百 儒家 传统 乐德 诗经研究
-
描述:礼》"六诗"与《诗
-
“千古一村”乐考察与研究安流坑“乡射遗乐”的
-
作者:吴凡 来源:中国音乐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存环境 历史渊源 乐班组合 演奏风格 “非遗”出路
-
描述:“乡射遗乐”已成功申报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上一个小小的流坑村,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千古一村”;这里又孕育出独具特色的“乡射遗乐”。其演奏形式和古朴的音乐风格,堪称
-
大司乐与师保:《周礼》乐官与先秦乐文化源流考述
-
作者:张国安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司乐 师保 《周礼》 文化
-
描述:《周礼》以乐官之长大司乐通掌国学之政是有历史根据的,行使《周礼》大司乐职能的是师保之官。师保之官与乐礼、乐教、乐官有不解之渊源。师保制度的形成、确立与以礼乐制度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宗法制国家的起源是一致的。
-
史依弘表演艺术研讨会在沪举行
-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采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研讨会 表演艺术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上海京剧院 《穆桂英》 《牡丹亭》 《白蛇传》 艺术中心
-
描述:人士就其表演艺术及当下京剧演员培养展开讨论。
-
从《关雎》接受史看《牡丹亭》的时代意义
-
作者:萧华荣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时代意义 文化精神 理解与解释 逻辑起点 人性解放 社会条件 个性解放 时代精神 汉儒 今文学派
-
描述:《关雎》一类情诗被扭曲的艺术本性的复归,是当时社会文化精神变迁的一个投影。因此,笔者把这种理解作为考察《牡丹亭》时代意义的视点。
-
《燕史纪事编年会按》评介
-
作者:朱凤瀚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田野考古 《左传》 山戎 古史研究 《太平寰宇记》 《史记》 燕文化 《太平御览》 王权象征 燕国
-
描述:《燕史纪事编年会按》评介朱凤瀚燕国是西周初年分封于今北京一带的重要诸侯国,在姬姓诸侯国中存在时间最长,无论对于西周时期北方的开发,还是促进中原文化与北方草原民族文化的交融都起过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