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林漫步(四则)
-
作者:聂鑫森 来源:阳关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口技 抖空竹 雷公 刑法志 游戏 线绳 古诗文 吴月娘 美人蕉 牡丹亭
-
描述:春日斗百草“斗草”,又名“斗百草”,是春天里少男少女们的一种游戏。在古诗文中,关于“斗草”记载比比皆是。《金瓶梅》第十九回,“当下吴月娘领着众妇人,或携手游芳径之中,斗草坐香菌之上。”
-
《西楼错梦》欠分明:试从此剧看唐涤生的创作困境
-
作者:区文凤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作困境 演出剧目 剧团 情节 曲词 反封建主题 爱情 主要矛盾 九天玄女 牡丹亭
-
描述:外,其后大概只再演出过两场:一场是1959年2月14日在长沙湾道球场演出,这是仙凤鸣剧团在那里演出棚戏中的一场;另一场是仙凤鸣剧团为星岛日报及成报主办的济贫运动的演出,具体演出日期却无法确定。
-
痴心不改志凌云:记昆剧青年演员陶铁斧
-
作者:王佩孚 墨林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上山下乡知识青年 安吉县 剧团 演员 群芳争艳 音乐教师 身在曹营心在汉 牡丹亭 清新优雅
-
描述:稀记得当时富有戏剧性的一幕.陶铁斧到乡下插队落户的第二天,就从广播听到了让他到
-
略论喜剧艺术的荒诞形态
-
作者:佴荣本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喜剧艺术 喜剧形态 创作主体 荒谬 作品 西方现代派 牡丹亭 黑色幽默 杜丽娘 荒诞戏剧
-
描述:诞,就只能联想到“荒诞戏剧”、“黑色幽默”等西方现代派喜剧艺
-
昆曲腔格汇释
-
作者:顾聆森 来源:戏曲艺术(北京)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腔格 昆曲 曲牌体 唱腔 表演艺术 长生殿 昆剧 牡丹亭 唱法 工尺谱
-
描述:依腔(腔格)行字”的过程。
-
慈父般的师尊-沈世华谈俞振飞老师
-
作者:宋铁铮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院 上海 老师 折子戏 中国戏曲 昆曲 牡丹亭 排练厅 演员 学生
-
描述:淡到服装的合身与否,她都要仔细查检,不合适的地方便亲自动手为之修整;演员出台,又到侧幕去把场。看她那忙乎劲儿,真比自己演唱一出还劳累。
-
洪升《长生殿》的情感美学思想
-
作者:黄南珊 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情感解放 洪升 美学思想 情感净化 情爱 理想化 牡丹亭 必然性 诗化意境
-
描述:自我完善境界,对当时由雅到俗、从情到欲类学趋向是有力的反拨;他还把生死相许这种情感郁结点作为戏剧创作的艺术肯綮和构思关键,用以揭示情感本体的超越力量和情感追求的必然性。
-
从崔莺莺、杜丽娘到林黛玉
-
作者:黄进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林黛玉 崔莺莺 爱情文学 老夫人 西厢记 牡丹亭 红楼梦 理性 宝玉
-
描述:中国爱情文学杰作《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不仅在当时,至今仍激动着无数读者。历代的研究、评论文章可说是汗牛充栋了。然而作品所反映的爱情以及它们反封建的社会意义、美学价值究竟
-
五月的鲜花
-
作者:无心 来源:体育博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鲜花 杜丽娘 牡丹亭 惜春 玉兰 陈逸飞 小人物 丁香 生命价值 繁花
-
描述:鲜花,忍不住惜春伤怀。生命,在最盛的时候,总是让人有“好花不常开,好景不
-
从山野之花唱至胸怀天下——昆曲艺术的情感魅力
-
作者:韩大晗 来源:世界博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魅力 昆曲艺术 牡丹亭 剧本创作 故事 赵五娘 千字文 爱情 观众 遗产
-
描述:起源于苏州的昆曲原本是民间的低俗娱乐,自文人士大夫加入创作后,昆曲变风变雅,一跃而上庙堂,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为典雅的代表。然而无论是山野俚俗之音,或是对家国破碎、天下不幸的慷慨悲歌,都是“昆曲”这一艺术形式于汉民族性格、情感、精神的绝佳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