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227)
报纸(1058)
学位论文(93)
会议论文(65)
图书(3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686)
地方文献 (545)
地方风物 (98)
非遗保护 (55)
宗教集要 (44)
红色文化 (25)
才乡教育 (13)
文化溯源 (12)
按年份分组
2014(597)
2012(272)
2011(309)
2008(225)
2005(116)
2004(111)
1997(104)
1992(55)
1986(53)
1958(2)
按来源分组
东坡赤壁诗词(10)
中国书画(9)
淮北日报(4)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4)
艺苑(3)
黄梅戏艺术(2)
南腔北调(2)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
上海法治报(1)
葫芦岛日报(1)
《世医得效方》的灸疗特色
作者:黄世福 蔡国弘  来源:江苏中医药杂志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灸疗  效方  灸法  危亦林  骨伤科  灸治  特色  元代  医学  针灸 
描述: 《世医得效方》,系元代江西南丰医学教授危亦林(1277—1347)所编著。该书乃取平时所用古方,验而无失者,并与其家传五代以来得之师授者,类萃而成。于至正五年(1345年)刊行。书中按元代医学科目编纂,分十三科记述,其中对骨伤科病症治疗,尤多发挥,在针灸疗疾方面,亦有不少
清雅闲愁——晏殊的《浣溪沙》词
作者:骆玉明  来源: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士大夫  日常生活  浣溪沙  生活情趣  人生经历  特殊  古代  天气  高级 
描述: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古代高级士大夫的优雅的生活情趣跟现代人的生活相隔很远。
李浩博士东西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编译参考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李浩博士东西文化
历史上儒法关于地震灾异问题的论争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地震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震  灾异  儒法  自然现象  王安石  自然界  天人感应  天命  天地  “人定胜天” 
描述:一种自然现象,地震的发生是地壳构造运动的一种反映,是地球内部各种矛盾运动的结果。大多数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结构发生剧烈变动所引起的,也有的是由于火山爆发、地下洞穴塌陷等所引起的。地震和“星队”、“木鸣”、“薄食”一样,都是宇宙间的自然现象。地震的孕育和发生也有其准备阶段和内部能量的聚积过程,在量变过程中,变化是缓慢的,其表现为相对的静止状态,可是当地壳内部能量聚积达到一定程度时,量变引起质变,就发生地震。
著名史学家刘大年党史工作
作者:郭清彬  来源:湘潮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学家  大年  华容县  战争爆发  风雷  湖南  学校  党史工作  出版  徐特立 
描述:《华容风雷》出版之际,为请著名历史学家刘大年审阅,我与严文田同志在北京拜访他。刘大年是华容县人,1915年出生于一个教书先生的家里。幼年进私塾,抗日战争爆发前一年,考入长沙“湖南国学专修学校”,从几位湖南知名宿儒处,学习经史哲文。仅读了半年,学校因时局紧
晏殊《珠玉词》的修辞手法
作者:陈俐  来源: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珠玉词》  修辞手法  白描  设色  婉曲  直说 
描述:《珠玉词》是宋初词人晏殊小令词创作的结集,也是我国词学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从修辞的角度看,其表现手法主要有三:一是既善于点化旧文,又能自铸新词,别开生面;二是既长于白描,又工于设色;三是婉曲与直说并用,相得益彰。
深化素质教育大家——“素质教育”首先应是一项公民权
作者:王勇鹏  来源:湖南教育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教育主体  教育理念  教育目标  受教育权  自信  深化  公民权  首先  基本权利 
描述:民权。从这一点来看,素质教育应当首先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刘绍棠怎样找准感觉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支部生活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普通人  找准  感觉  特殊待遇  作家  享受  行当  工资  位置 
描述:刘绍棠认为:"不要把文学放在很特殊的位置上,它和七十二行一样,也是一种行当。作者是普通人,不要认为自己很重要,很了不起。长期以来,作家们享受的是双重待遇,既有相当于××级别的工资,还有稿费收入,还不纳税。一些人渴望在享受‘宽松’的同时,还能坚持以往的特殊待遇,一旦满足不
“任侠”:和余英时先生商榷
作者:刘世南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任侠  《周礼》  方以智 
描述:针对余英时先生《侠与中国文化》一文的不足与不确处,提出四点,加以补充与纠正:(1)追溯任侠的起源、儒侠的起源及儒侠的形成;(2)论析谭嗣同对任侠的理论阐述;(3)任侠之风并未在西汉中期后消失;(4
“丹青难写是精神”——从《湖北民俗志》开去
作者:陈昆满  来源:理论月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俗志  民俗活动  民俗学  社会科学工作者  民俗事象  史》  丹青  编著者  王安石  人文社会科学 
描述:宋人王安石曾写有《史》名篇,道出行文作画的真谛。他说:描摹人的外在面貌容易,而表现其精神情操却很难。于是,“丹青难写是精神”便成了千古传颂的惊句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