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味书摘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学少年(中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境界 杨柳依依 治国之道 无为而治 德治 二十四诗品 王安石 苏轼 相忘 法治
-
描述: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天运》“解引”此句言治国之道。大凡治理天下,法治不如德治,德治不如不治(无为而治)。国政如此,人情亦然: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饮茶三味
-
作者:华木兰 李庚 来源:乡镇企业科技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饮茶 周树人 陶瓷茶具 茶叶 王安石 艺术 得景 茶汤 绿茶 红泥
-
描述:不洁"很好理解,而日艳风和,于高山中觅一角松奇石巨或竹翠溪清处,架起一具红泥小火炉,澄心静虑,细煎慢饮,相对悠然,荣辱两忘,也可算得景了。古人忌对花饮茶.认为那是和"清泉濯足、花上晒裤、背山起楼、焚琴煮鹤、松下喝道"一样煞风景的事。他们认为烹茶
-
“熙宁三舍人”简论
-
作者:许锋 来源: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敏求 青苗法 宋神宗 变法 熙宁 监察御史 中书舍人 吕惠卿 历史背景
-
描述:人为何要逆鳞抗诏,反对提拔李定,而神宗又甘愿舍此三员,独保李定呢?这应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考察。
-
写作典故三辨
-
作者:周探科 来源:写作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典故 写作原理 写作教学 王安石 学习者 辨析 经史典籍 教学资料 辨真伪 苏东坡
-
描述:险。对这些五花八门的写作典故进行辨析,首先要辨真伪。我们通常并不把典故当史料来看待与要
-
趣味对联欣赏(三)
-
作者:陈家丽 来源:文教资料(初中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 天井 王安石 上联 字数 内容丰富 读后 书圣 词语 古今
-
描述:题择婿。面试时,主考所出的上联
-
经学浅释(三)
-
作者:陈安 来源:商周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学 朱熹 汉学家 王安石 欧阳修 宋代 汉代 清代 宋元 宋明理学
-
描述:国学那些书、那些人、那些事宋学宋学与汉学其名始见于《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总叙》。清代乾嘉时期研经者自称汉学家或朴学家,意为直承汉学,不习宋学,故将汉代与宋代之经学道统划分为汉学与宋学。其传承年表如下:
-
古诗修辞三题
-
作者:冯渊 来源:新高考(高一语数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容词 李商隐 数量词 古典诗歌 古诗 诗眼 通感 虚词 王安石 运用
-
描述:古诗是怎样炼字的古典诗歌的炼字分为炼实词与炼虚词两个方面。1.炼数量词李商隐的《锦瑟》,开篇就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五十弦"、"一弦"、"一柱"这些数量词并不富于诗意,但在高明的诗人笔下,却获得了
-
名家写作故事(三)
-
作者:暂无 来源:获奖作文选萃(小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事 写作 名家 王安石 “绿” “到” “过” “满”
-
描述:王安石写过一首题名“泊船瓜洲”的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第三句那个“绿”字,使全诗增色不少。而这个字眼,并非妙手偶得,而是经过再三吟哦,选用过
-
三白饭与三毛饭
-
作者:暂无 来源:廉政瞭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毛 《资治通鉴》 王安石 苏东坡 司马光 草稿 主人 著述
-
描述:记得。隔日两人再见。王安石问,近来有何著述?贡父回答.在写兵论。乃将王安石草稿复述一遍。王安石大窘,默默地将自己的草稿撕掉。他断没有想到,刘说的就是自己写的。
-
“三舍法”——王安石改革教育的一项创举
-
作者:江抚教 来源:争鸣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三舍法”——王安石改革教育的一项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