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文学作品中的“鬼”——兼评陈树荣的《鬼姐》
-
作者:连枝 詹世烺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古代文学 艺术成就 唐人传奇 蒲松龄 文学作品 清代小说 牡丹亭 小说月报 主要原因
-
描述:在此书作者蒲松龄笔下,写了不少成功的孤鬼形象,那种“刻镂物情,曲尽世态”,“各出其情,状无所隐”(蒲立德《聊斋志异序》)的艺术成就,是此书具有历时不衰的引人魅力、久为人们所喜爱的主要原因。这些事实说明,以狐鬼为题材,或住作品中有狐鬼形象或情节,是不会妨碍作品获得成功的。因为它们的作者
-
也说“萧飒暮蝉辉”兼为翁宏《春残》鸣不平
-
作者:陈冲敏 施向东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全唐诗》编者 《宫词》 《辞源》 通假字 唐宋词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古音 象声词 点校本 晏几道
-
描述:也说“萧飒暮蝉辉”兼为翁宏《春残》鸣不平
-
一个普遍真理观念的历史旅行——以陆九渊“心同理同”说为例谈
-
作者:葛兆光 来源: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观念史 方法 “东海西海 心同理同” 普遍真理
-
描述:南宋学者陆九渊关于“东海西海 ,心同理同”这一具有普遍主义意味的观念 ,在南宋时代、明中后期以及晚清民初这三个不同时期 ,都曾经被人们热烈地引用、阐述和发挥 ,但是 ,由于历史背景的差异 ,这一观念的意旨与重心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通过对这一观念在历史中的考察旅行 ,以讨论一种观念史的研究方法
-
词品与人品——再论晏几道(续《灵谿词说》之十二)
-
作者:缪钺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词 人品 叶嘉莹 大学学报 四川 王安石 小山词 黄庭坚 吕惠卿 晏殊
-
描述:进行了更深入的剖析。文中将晏几道
-
胡应麟神韵说述评——兼论神韵理论的美学内涵
-
作者:张文勋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神韵说 我国古代 美学内涵 兴象 审美形态 美学概念 庄子 理论内涵 气骨
-
描述:神韵,使之形成诗坛上有影响、有势力的流派,以至于在一段时间内,树立了他领袖诗坛的地位。但是,在神韵
-
也说“莲鸿蘋云”和“梅”——谈小晏词的抒情形象
-
作者:韩春萌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抒情形象 塑造形象 抒情方式 词作 晏几道 形象系列 特色 虞美人 塑造方法 委婉
-
描述:是这种抒情形象的代表。小晏在他的词作中塑造的这些抒情形象,都是下层的青楼妓女。过去的研究者们,笼统地认为"莲鸿薪云"都是小晏所思念的女子,并没有把她们具体地区分开来。事实上,由于小晏与
-
“礼”即红包
-
作者:范丽青 来源:瞭望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节 典礼 孔子 礼物 周礼 诸侯 斋戒 初一 礼仪 每月
-
描述: 到台湾采访,在我已是第二次了。一是1991年采访“闽狮渔事件”,那是大陆记者在两岸隔绝40多年后的首次赴台采访;二是今次采访国民党“十四全”。两次采访时隔两年,抵台的日子却恰巧在同一天,都是8月12日。而当8月13日记者来到台湾海峡交流基金
-
孔子的民俗学成就
-
作者:于学斌 来源:民俗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思想 民俗学 重要地位 民俗观 搜集整理 春秋时代 成就 周礼 宗法制 小康社会
-
描述:孔子是春秋末期的大学问家,在他一生涉列的领域中民俗学占有重要地位。孔子的民俗学成就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对古代民俗的搜集和整理;(2)毕生致力于移风易俗;(3)具有进步的民俗观。
-
先秦战车制度考述
-
作者:杨英杰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战车 先秦 春秋时代 主要形式 考述 左传 制度 西周 战争特点 周礼
-
描述:据文献记载,在西周、春秋时代,车战是战争的主要形式。当时军队的编制、战略、战术和武器装备等都依战车而制定。因此,考核先秦的战车制度,对于了解研究实行过车战这一历史时期的战争特点、战争方式、军事学和军事史等方面是重要的关节。
-
《七略》六分法一析
-
作者:程磊 来源:图书馆学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分法 七略 图书分类法 分类方法 九分法 事物分类 类目 四分法 周礼 左传
-
描述:五行等《七略》中属第二级类目的东西单独为第一级类目,不也是可以的吗。《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