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纸阁里的幽趣
-
作者:孟晖 来源: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知识分子 宋人 宋代 火炉 陆游 欧阳修 范成大 司马光 虚无
-
描述:朴素的纸阁里,炉香静芬,烛影摇红,几位知己辩论着知识分子们的永恒话题——存在与虚无的问题。夜深了,用新调的杏酪作宵夜,并且当场在火炉上煮化雪水,以便施展点茶的功夫。雪夜静寂,不知何人踏雪从墙外走过……
-
北宋党争与碑志初探
-
作者:刘成国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墓志铭 士大夫阶层 政治文化 王安石 司马光 新旧党争 欧阳修 北宋中后期 创作 墓主
-
描述:的修辞策略。
-
苏东坡
-
作者:刘小川 来源:小说界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 苏东坡 司马光 朝云 欧阳修 中国文人 北宋 苏辙 峨眉山
-
描述:。我家距苏轼祖宅仅百米之遥,从小就在他的英灵弥漫处跑来跑去。园
-
王水照:曾巩及其散文的评价
-
作者:程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思想特点 散文艺术 唐宋八大家 古典文学 欧阳修 王水 评价 研究领域 复旦大学
-
描述:时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欧阳
-
权力约束:宋仁宗的亲笔御书为何不值钱
-
作者:卢荻秋 来源:芳草(经典阅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权力约束 制度安排 皇帝 宋仁宗 欧阳修 妃子 大臣 王安石 加薪 自觉性
-
描述:宋仁宗在位期间,后宫嫔妃很久没有升迁,十分不满,便屡屡提出申请,仁宗总是说没有先例,大臣们不会答应。妃子们不信,说:"圣上出口为敕,谁敢不从?"仁宗笑着说:"你们不信,不妨试一试。"旨意下发后,大臣们果然上奏说没
-
柳宗元
-
作者:暂无 来源:初中生优秀作文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宗元 韩愈 唐代文学 欧阳修 王安石 哲学家 古文运动 苏轼 社会矛盾 曾巩
-
描述: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柳柳州"。与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最杰出的散文"八大家"。因倡导古文运动,与韩愈并称"韩柳"。他的《捕蛇者说》深刻揭露了
-
中国古代官职称谓知多少(上)
-
作者:陈沛 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军机大臣 蔺相如 谭嗣同 王安石 翰林学士 左宗棠 欧阳修 枢密使 司马光 古代官职
-
描述:再如宋代寇准被封为莱国公,王安石被封为荆国公,司马光被封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李文忠被封为曹国公,刘基被封为诚意伯,王阳明被封为新建伯;清代曾国藩被封为一等毅勇侯,左宗棠被封为二等恪靖侯,李鸿章被封为一等肃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币”,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
口诀的“魔力”
-
作者:吴德茂 来源:阅读与鉴赏(上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口诀 语文教学过程 柳宗元 死记硬背 王安石 欧阳修 文学 联想记忆法 学生 唐宋八大家
-
描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文学常识的学习,对文学常识的识记,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死记硬背,固然能够记住,但花的时间多,效率较低,即使勉强记住了,时间长了容易忘记,如何能记得快记得牢,许多老师学生都在思考。笔者在教学过程当中,发现编口诀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
苏轼: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
作者:冯渊 来源:新语文学习(高中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苏东坡 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 兼济天下 欧阳修 林语堂 宋仁宗 苏洵 司马光
-
描述:并称苏辛;书法位列宋四家;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
唐宋八大家跨越时空新闻发布会
-
作者:吴太平 来源:新课程(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新闻发布会 欧阳修 王安石 记者 主持人 苏轼 跨越 时空 柳宗元
-
描述:道具:耳麦17个。酒葫芦:2只(苏轼、欧阳修各执一只)。笔记本:8本。笔:8支。服饰:胡须等装饰8套,分别写有8大家姓名的贵宾胸花标志。人物:唐宋八大家共8人,中外记者8人,其中四名女性,主持人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