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中学美术课堂教学发展之路——湖北省黄鹤美育节、武汉市学校艺
作者:杨坤元  来源: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常规化  规范化 
描述:综合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让基础美术教育在正常的教学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播读教学应是高中外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兼评《全日制六年制
作者:梁仪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播读教学应是高中外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兼评《全日制六年制
引导得法 铺垫“给力”:王益民《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评点
作者:丁国斌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评点  王益  引导  课堂  铺垫  教育论  叶圣陶 
描述:听王益民老师的课,我在惊诧于学生出色的表现之余,总会想起叶老的那句话:“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这次听《记承天寺夜游》也不例外。
生死不渝的奇幻爱情:用格雷马斯行动元模式分析《牡丹亭》
作者:冯程程  来源:鸡西大学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行为者  行为者  杜丽娘  杜丽娘  深层结构  深层结构 
描述:通过使用格雷马斯的行动元理论分析《牡丹亭》,我们总结出故事情节的发展模式,可以从中看出各个矛盾势力之间的冲突,以及各个势力背后具有的深层内涵。通过对人物行动元的归类,文章的脉络更加清晰可见
《红楼梦》中的情/欲论述:以「才子佳人模式」之反思为中心
作者:欧丽娟  来源:台大文史哲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才子佳人小说  西厢记  牡丹亭  红娘 
描述:原因;其次则是深入剖析贾母之「破陈腐旧套」,抉发其中所涉及的四个批判焦点,亦即:不合情理之逻辑安排(以「红娘」的角色塑造为主)、浪漫爱情包装下之情欲实质、边缘文人之创作心理(包括「妬富」与「遂欲」)、阅读反应之受众影响论等多重面向,确然代表了《红楼梦》对此一文类的全面总检讨;最後则确立贾母对才子佳人小说的批评与其阅读行为同时并存的合理性,实不影响其批判的高度效力,而确证曹雪芹有意识地颠覆和推翻了中国传统叙事文学的浪漫爱情观。
从爱情发生模式看杜丽娘之死的文化意蕴
作者:杨明贵  来源:安康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爱情发生模式  死亡叙事  精神分析 
描述:符号。在中国文化史上,这种普遍的人性欲望通过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这位娇弱的舞台女性形象,第一次冲决了道德和习俗的禁忌,以空前显豁和明朗的情态呈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南柯记》与《昙花记》“女性升仙”模式之比较
作者:檀雨桐  来源: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柯记》  《昙花记》  “女性升仙” 
描述:《南柯记》与《昙花记》都是明代末期富有宗教色彩的传奇作品,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本文主要针对二者在“女性升仙”模式的创作上进行分析和比较。
试论明清戏剧的传播模式——以《牡丹亭》的传播为例
作者:王省民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传播方式  明清戏剧  戏剧家  传播模式  戏剧文本  明清时期  戏剧作品  演出  传播者 
描述:试论明清戏剧的传播模式——以《牡丹亭》的传播为例
相山矿田重磁异常模式初探
作者:尤期华  来源:华东铀矿地质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磁信息  铀矿化  找矿模式  铀矿床  磁法勘探 
描述:本文从综合分析深层次处理后的相山矿田的重磁异常信息入手,重点讨论了重磁场与铀矿化关系,初步建立了不同重磁场场有控制不同级别铀矿化的找矿模式,这时指导本区及邻区火山岩型富大铀矿床的寻找具有指导意义。
江西省相山铀矿田成矿模式探讨
作者:邵飞 陈晓明 徐恒力 黄辉明 唐相生 邹茂卿 何晓梅 李梅  来源:地质力学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溶液来源  成矿溶液来源  成矿物质迁移  成矿物质迁移  成矿模式  成矿模式  相山铀矿田  相山铀矿田 
描述:了火山岩成岩过程是成矿物质的富集过程,火山岩浆期后成矿热液系统演化孕育了相山火山盆地50Ma的成矿过程,流体降温、浓缩、混合等成矿机制的耦合,促使了铀沉淀、成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