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798)
报纸(938)
学位论文(183)
图书(149)
会议论文(4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947)
地方文献 (96)
宗教集要 (19)
地方风物 (13)
红色文化 (12)
非遗保护 (12)
才乡教育 (9)
文化溯源 (5)
按年份分组
2011(554)
2010(537)
2009(486)
2003(256)
1996(240)
1994(231)
1991(104)
1979(39)
1975(46)
1974(104)
按来源分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9)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8)
文物(6)
党的文献(3)
江西文艺(3)
中华书局(2)
华章(2)
新语文学习:高中(1)
中国医疗保险(1)
吉林文艺(1)
从《苏沈良方》看两家在医药学上的对立
作者:杨存钟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沈良方》  苏轼  医药学  形而上学  圣散子方  王安石变法  唯心主义    儒家  杂说 
描述:共事过。然而,苏轼是儒家,他对先秦以来所有主要法家人物都进行了最恶毒的咒骂,并且是王安石变法运动的凶恶敌人,是一个顽固派。沈括是法家,是王安石变法运动的重要成员,自始至终忠实于变法运动,是一个革新派
斗争与我国历史上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
作者:郑瑞理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兴修水利  劳动人民  儒家    王安石变法  奴隶制  大禹治水  潘季驯  张居正  农民起义军 
描述:我们祖先就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上劳动着,从事农业,兴修水利。相传古代大禹治水,疏江导河,尽力沟
北宋变法时期在水利问题上的斗争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利问题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兴修水利  顽固派  革新派  思想路线  社会主义  北宋  批林批孔运动 
描述: 正当前深入开展的批林批孔运动中,研究斗争历史,使我们逐步了解到,斗争和科学技术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期的斗争,在水利问题上也深刻地表现出来。被伟大革命导师列宁称为“中国
阶级斗争为纲,还是斗争为纲?--批判“四人帮”及其吹鼓
作者:刘元彦 萧远强  来源:文物 年份:197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民起义  阶级斗争  地主阶级  法家思想  王安石变法  四人帮  农民阶级  农民战争    马克思恩格斯 
描述:家路线的贯彻",不过是为"四人帮"一伙篡党夺权造反革命的舆论。这些毒草以古讽今,借着批判儒家抓"现代的大儒",恶毒攻击敬爱的周总理、华主席以及中央和地方党政军负责同志,以清
试谈斗争和劳动人民革命斗争的关系
作者:暂无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主阶级  劳动人民  法家思想  农民起义  儒家思想  奴隶制    奴隶主贵族  封建制度  王安石变法 
描述:历史上人民群众革命斗争与斗争的关系,是当前斗争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阐明它们之同的关系,对于深入、普及、持久地开展批林批孔运动是有现实意义的。我们现将
王安石《韩子》诗辨析 : 兼析历来对王氏韩的争议
作者:寿涌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韩愈    孟子  王氏  吏部  蒋堂  《原道》  临川  岁时 
描述:辈与同行。
王安石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作者:罗国基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精神  改革精神  民族精神 
描述:王安石精神主要表现为:追求真理的无畏战斗精神,富国强兵的爱国主义精神,革故鼎新的革新精神,务实有为的实干精神。弘扬王安石精神,要善于从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中借鉴,积极推进当代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大业
王安石的“三舍
作者:罗传奇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舍  王安石变法  教育改革  科举制度  太学生  科举考试  兴办学校  范仲淹  教育事业  学校制度 
描述:起着积极的促进作
王安石变法之理财
作者:何水清 杨珍  来源:高中生学习(高二文综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分交给官绅和豪强之家。 材料二 北宋初期的纳税户,除缴纳赋税之外,还要依其户等到各级政府分轻重不同的差役。
曾巩道观探析
作者:赵青  来源:山东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诗文创作  先王之道  王安石  儒道  圣人之道  变法  治政  道德修养  仁政 
描述: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相较其他七家而言,对其进行至深研究的篇什著作不是太多。然而曾巩的成就,无论是治政为学,还是诗文创作,都是卓而不凡、绝然超群的。他在几十年的沉浮不定中,始终忠实于儒家理想,勇于适道,自守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