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苏轼在杭州遗迹综述
作者:刘春慧  来源:社科与经济信息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西湖  杭州  综述  遗迹  北宋  熙宁  题名  王安石  吴越国 
描述:补外",通判杭州。第二次莅杭是在元祐四年(1089年)至六年(1091
苏轼“以诗为词”新探
作者:徐安琪  来源:词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性  王安石  黄州  密州  词学思想  柳永  苏轼  浣溪沙  重要内容  儒家 
描述:宋代词学思想经过百余年的涵蕴和发展,在神宗、哲宗朝(一○六八—一一○○)步人了成熟时期。由于词体音乐文学的属性与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关于词体的特性必然成为词学思想史的重要议题。熙宁年间崛起的苏轼
苏轼的官德述评
作者:王林  来源:领导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官德建设  王安石变法  治国思想  启示与借鉴  司马光  百姓  典范  治国理念  践行 
描述:议事切为当时和后世所称颂,其丰富的治国思想、坎坷的为官经历和显著的为官业绩系统地体现了苏轼的为官之德,堪称古代官德的典范,值得借鉴。
苏轼的慈悲胸怀
作者:大江东去  来源:晚报文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  激进式  乌台诗案  变法  苏东坡  领导岗位  友谊  司马光  陕西 
描述:惇还站出来为苏东坡说情,说明二人努力回避或克服
王安石和苏轼改错了
作者:马肇勇  来源:小学生作文向导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苏轼  苏轼  讲故事  讲故事  双休日  双休日  早餐  早餐  黄州  黄州  菊花  菊花  春风  春风  书房  书房  微笑  微笑 
描述:今天是双休日,吃完早餐,贝贝又缠着爷爷讲故事了。爷爷说:"好吧,今天就讲王安石和苏轼改诗的故事吧!"贝贝问:"王安石就是那个写‘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诗人
苏轼“无为”的书法美学观
作者:马云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为”  苏轼  美学观  书法  翰林学士  王安石  州刺史 
描述:使,后任翰林学士兼侍读,复迁礼部尚书兼端明殿学士。
千秋功罪任评说:苏轼与王安石关系及其评价的审视
作者:喻世华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苏轼  王安石  王安石  关系  关系  评价  评价 
描述:千载的不了公案埋下了伏笔。简单而复杂的苏、王关系,其实牵涉到两人在思想、文化、政治、性格诸方面的全面冲突。
苏轼徐州作《浣溪沙》五首考论
作者:李世忠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浣溪沙》  苏轼  徐州  王安石变法  批判 
描述:得重用的牢骚。
苏轼苏辙对荆公新学的批判
作者:王书华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新学  蜀学 
描述:荆公新学与苏氏蜀学、二程洛学是北宋中期鼎足而立的三大学术派别。苏轼兄弟出于从指导思想上否定王安石变法、廓清蜀学的发展道路、与新学争夺儒家道统的正统地位的动机,对新学展开了学术批判,其批判集中在新学搞
由《论武王》看苏轼海外《志林》的诠释问题
作者:李贞慧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志林》  史论  《书传》  王安石 
描述:的一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