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晏殊词之“及时行乐”主题初探
-
作者:宋华 郭艳华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及时行乐 词
-
描述:,寄情山水自然,为找到安顿内心的路径而进行的深刻反思,研究晏殊词中的"及时行乐"主题,对于理解晏殊的文学思想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主题的生成,我们共同来参与:“家乡板凳龙”主题生成活动课例
-
作者:蒋玉卿 来源: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例分析 课例分析 生成活动 生成活动 家乡 家乡 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 《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 学习科学研究 学习科学研究 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 生活领域 生活领域
-
描述: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本次活动主题生成的指导策略,希望给其他综合实践老师以启发。
-
“润含春泽,干裂秋风”(漫论赖少其同志的绘画艺术美和人品美)
-
作者:郭因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研究)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绘画艺术 人品美 百炼钢 李将军 解鞍 周亮工 版画 作品 艺术家 艺术美
-
描述: “干裂秋风”,这是一种刚的美, “润含春泽”,这是一种柔的美, 既是百炼钢,又为绕指柔,既如“刁斗森严之程不识”,又如“解鞍纵卧之李将军”;(方亨咸语,见周亮工《谈画录》)“象如珲金璞玉”,“韵如郑草江花”;(沈宗骞《芥舟学画编》)这
-
艺术作品更应是内心的独白:比较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大师的绘画心理
-
作者:田盛子 来源: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印象派 印象派 后印象派 后印象派 绘画心理 绘画心理 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
-
描述:如果说印象派大师所画的是人的感情,那么后印象派大师所画的就是自己的心。美术作品更应是画家自身生命轨迹的反映。艺术的创作过程,更应是艺术家心灵的悸动与袒露。我们应当推崇后印象派绘画的个性语言。用心画出
-
画思当如天岸马 画家何异人中龙:李苦禅先生绘画的技法与审
-
作者:暂无 来源:芒种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画思当如天岸马 画家何异人中龙:李苦禅先生绘画的技法与审
-
润含春泽 干裂秋风:漫论赖少其同志的绘画艺术美和人品美
-
作者:郭因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绘画艺术 人品美 百炼钢 李将军 解鞍 周亮工 版画 作品 艺术家 艺术美
-
描述:“干裂秋风”,这是一种刚的美, “润含春泽”,这是一种柔的美, 既是百炼钢,又为绕指柔,既如“刁斗森严之程不识”,又如“解鞍纵卧之李将军”;(方亨咸语,见周亮工《谈画录》)“象如珲金璞玉”,“韵如郑草江花”;(沈宗骞《芥舟学画编》)这
-
破解新托福听力
-
作者:邱政政 马骏 来源:新东方英语(大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托福 听力 破解 2005年 考查范围 校园生活 ETS 声明 黄鹤 考生 主题
-
描述:托福而言,新托福在形式与内容上有了明显的变化。本文从听力的环节入手与大家分析新托福听力的变化及其破解之法。在揭开其神秘
-
浅析昆剧《1699·桃花扇》八艳主题音乐
-
作者:张艳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题音乐 桃花扇 昆剧 《牡丹亭》 人物形象 音乐结构 连贯性 熟悉感
-
描述:戏曲中运用主题音乐贯穿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增强音乐结构的连贯性与完整性,加强观众对音乐的熟悉感.主题音乐贯穿的配乐手法在新排昆剧剧目中的运用越来越突出.如新编昆剧<1699·桃花扇
-
“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小议《牡丹亭》的主题
-
作者:彭绿原 来源: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天然”本性 “天然”本性 觉醒 觉醒 抗争 抗争
-
描述:参考前人观点,提出汤显祖在《牡丹亭》中通过杜丽娘慕色还魂的故事赞扬了人至纯的"天然"本性力量,要求从世俗枷锁中解放这种"天然"本性,这本性的解放即从肉体欲望到个性精神的全面自由。
-
《牡丹亭》的主题是“情”战胜“理”-与陈庆惠同志商榷
-
作者:谢柏良 来源: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牡丹亭》的主题是“情”战胜“理”-与陈庆惠同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