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读中国文人 感悟生命真谛:《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
作者:严榕 来源:写作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人 陶渊明 司马迁 李清照 司马相如 苏东坡 品读 屈原 王安石 欧阳修
-
描述:辛弃疾、李清照、曹雪芹、鲁迅共18位中国一流的文人,看作者独创性地将现代眼光与
-
王安石集句诗《胡笳十八拍》生命气韵分析
-
作者:温翘楚 来源: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集句诗《胡笳十八拍》生命气韵分析
-
阿胶:滋养生命 滋润生活:东阿阿胶传授您养生妙方
-
作者:孙玲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阿阿胶 养生保健 重大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黄宫绣 本草纲目 北京中医药大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人群 李时珍
-
描述:胶",可见道地正宗阿胶非东阿阿胶莫属。阿胶,滋阴补血,填精生髓,是填补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它经过长期临床考验沿用至今,不愧为滋补国宝。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疾病研究专家组成员高
-
南丰傩面具艺术造型中的生命精神
-
作者:祝海珊 唐阿君 张成玉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傩面具 傩面具 南丰 南丰 艺术造型 艺术造型 傩文化 傩文化 生命精神 生命精神 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 基本造型 基本造型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 艺术研究 艺术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描述:一.南丰傩面具艺术造型的生命观念江西传傩,始于汉初,两千多年以来傩风不绝,是中国傩文化艺术研究的重要部分。在赣傩面具艺术研究中,赣东的南丰傩面具艺术占据着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南丰傩文化历史悠久、遗存
-
回归生命的感性存在:从《牡丹亭》中几个人物的残缺性谈起
-
作者:李双芹 来源:戏剧杂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感悟生命 感悟生命 牡丹亭 牡丹亭 人物 人物 残缺性 残缺性
-
描述:印证 ,共塑了一个精神残缺的人物形象。从杜宝、陈最良身上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时代的情感空缺 ;而从杜丽娘追寻本真生命的历程中 ,我们看到的则是汤显祖回归感性存在的生命理想。
-
生命之树常青:柳梦梅·白玉兰·缘
-
作者:蔡正仁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梦梅 白玉兰 牡丹亭 杜丽娘 演员 导演 表演手段 表演艺术 唐明皇 扮演者
-
描述:渐发胖的身体,使我对“柳梦
-
叙述生命的需要——《牡丹亭》中杜丽娘意义再探讨
-
作者:杜改俊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的自然性 人的自然性 人的社会性 人的社会性 人的需要 人的需要 健全的人 健全的人
-
描述:《牡丹亭》的主旨是在叙述人的生命需要 ,即自然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
-
《牡丹亭》与当代戏剧的舞台生命——评白先勇“青春版”《牡丹
-
作者:苏涵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当代戏剧 舞台 艺术精神 戏剧文学 杜丽娘 戏剧观念 现代剧场 《游园惊梦》
-
描述:《牡丹亭》与当代戏剧的舞台生命——评白先勇“青春版”《牡丹
-
自然的礼赞 生命的颂歌——《牡丹亭》中“人欲”与“天理”
-
作者:徐明阳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人欲 人欲 至情 至情 天理 天理
-
描述:灭的价值,热情地歌颂了人对于性爱情爱即"至情"的永恒追求。
-
用生命完成的最后创作冲刺:评刘绍棠遗作《村妇》
-
作者:崔志远 来源:文艺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研究 长篇小说 中国 村妇
-
描述:用生命完成的最后创作冲刺:评刘绍棠遗作《村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