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与佛教高僧瑞新、怀琏的交往考述
-
作者:刘洋 来源: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佛教高僧 王安石
-
描述:王安石与佛门中人交往的研究目前仍是王安石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佛教对王安石的影响很大,佛学思想在王安石的思想体系中的位置绝不可等闲视之。据其《文集》及宋人各类笔记、杂史等记载,王安石与佛门中人的交往
-
宋神宗与王安石共定“国是”考辩
-
作者:李华瑞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神宗 宋神宗 王安石 王安石 国是 国是
-
描述:单方面的决定",而是恰恰相反,是由皇帝"以合其取舍者"为标准。因而说宋神宗与王安石等人共定"国是",似与相关史实有一定出入,故予以辩正。
-
王安石使辽考论:兼与张涤云先生商榷
-
作者:刘成国 卢云姝 来源: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送伴使 送伴使 使辽诗 使辽诗
-
描述:宋仁宗嘉祐五年初,王安石作为送伴使,伴送辽国贺正旦使回国,却未出使辽国。李壁对王安石送伴诗的注释颇有舛误,不能证明王安石曾使辽。所谓送伴使不能过境,不宜绝对化。《出塞》和《北客置酒》两诗也不足以证明
-
沈季长夫妇生平及与王安石之交往关系考论
-
作者:汤江浩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季长 王安石 生平 交往
-
描述: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交互影响,由此我们也可更深切地了解王安石“新学”发展、嬗变的文化背景。
-
词至熙丰体变新——王安石词考论
-
作者:汤江浩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词 讨论
-
描述:王安石词作数量不多,佳作也较少,在词史上却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对王安石词作的内容、形式、承传、影响等方面试加探索,以确定其在词史上的独特位置,应是一项颇有意义的工作。
-
诗六义辨说
-
作者:彭声洪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义说 六诗 表现手法 毛诗序 三体 诗经 表现方法 周礼 三用 周代诗歌
-
描述:赋、比、兴、风、雅、颂,《毛诗序》称六义,《周礼》称“六诗”,于是后人对“六义”或“六诗”就产生了不同的解释。各家的解释虽不同,就其大略而论,基本上只有“六诗皆体”和“三体三用”两说。兹依次列举如下:
-
说中国古代辨伪的思想
-
作者:王记录 来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辨伪学理论 中国古代 传统学术 思想内容 比较系统 胡应麟 疑古 学者
-
描述:》、《经史关系论卷》、《历史盛衰论卷》、《历史编纂学思想卷》、《历史文献学思想卷》。为了民族史学的振兴,他们努力学习,不断把研究向前推进,期待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帮助。
-
“诉讼”考说
-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诉讼 现代汉语 讼师 小白菜 第三者 古今字 《周礼 专科学校 纠纷 《毛诗》
-
描述:“诉讼”考说“诉讼”是指人们相互争执、诉诸法律,以求取得秉公评断的一种司法行为。在原始社会,并不存在“诉讼”,那时候人们“无私耕私织,共寒其寒共饥其饥”(《尉缭子·治平》),甚至“与麋鹿共处而无相害
-
王安石所游褒裨山地址实考
-
作者:路焕云 来源: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茅山道 慧空禅院 句容县 陶弘景 江苏省 至和元年 语文教学 碑洞
-
描述:王安石所游褒裨山地址实考
-
王安石集外文《许旌阳祠记》考析
-
作者:刘成国 来源:文献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外文 考析 版本系统 编排体例 学术价值 刻本 文集
-
描述:较严重。以下拟就一篇王安石集外文的真伪进行考证,并阐述其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