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309)
报纸(632)
学位论文(188)
图书(172)
会议论文(4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302)
地方文献 (25)
地方风物 (8)
才乡教育 (5)
宗教集要 (3)
文化溯源 (2)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13(446)
2012(501)
2011(499)
2008(386)
2007(386)
2004(217)
2002(224)
2001(217)
2000(148)
1979(36)
按来源分组
其它(282)
江西社会科学(40)
中国典籍与文化(20)
中国哲学史(9)
兰台世界(7)
中华文化论坛(5)
中华书局(3)
中国医疗保险(1)
北京大学出版社(1)
清华中文学报(1)
《王荆公诗补笺》平议
作者:王样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荆公诗补笺》  巴蜀书社2002年元月第一版  宋人  王安石    诗集 
描述:《王荆公诗补笺》平议
老子确是图书馆长
作者:郭侃  来源: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子其人  图书馆长  当代图书馆  清代学者  国家图书馆  郭沫若  史记  有争议  周礼  理论与实践 
描述:确也留下了悬案。但是,经过历代学者的研究和考证,至今基本上有了一致的看法,即老子就是老聃,曾任周守藏史。郭沫若先生也相信《史记》对老子的记叙,误为老子是老聘,是孔予的老师。①梁启超是“疑老”派,但他
陆游茶诗辑:唐宋茶诗汇辑之二
作者:方健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游  茶诗  枢密院  剑南诗稿  四川  绍兴  地方官员    入蜀  王安石 
描述:官,在西北边陲参预军机,遍历蜀中胜地,爱其风物,诗思如泉,佳作迭出。为纪念这一生中难忘的辉煌生涯,陆游将其诗文集分别命名为《剑南诗稿》和《渭南文集》(下简称《诗稿》、《文集》)。应召东归后,曾任福建提举常平茶事、礼部郎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作者:左景仁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山  褒禅山  注释  语言环境  王安石  文字  课本  疏通    名称 
描述:《游褒禅山记》中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一句,由于注释有误,串解与原文卯榫不合,难以疏通。课本在几次修订改版中对该句注文有所推敲,但一直没有抓住要害,至今含胡其辞。问题在于
贫下中农是我們評法家著作的好老师
作者:暂无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贫下中农  王安石  工农兵  开门办学  注释  解决问题  阶级斗争  著作  研究历史  路线斗争 
描述: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文科要把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的工厂。”两个多月以来,我们在夏家村大队开门办学,和贫下中农的理论队伍并肩战斗,初步完成了《王安石著作选》讨论稿。这段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工农兵
钱钟书《宋诗选》发微
作者:李裕民  来源:社会科学评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钱钟书  王安石  形象思维  士大夫  宋诗  梁山泊  宋代  苏辙  宋江  苏轼 
描述:案头,有空经常翻阅。翻多了,渐渐发现其中有作者难言的苦衷,也有他自己未必看得清的缺陷。一、钱钟书选宋诗的苦衷1988年钱钟书为香...
日本新的“屈原否定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思想根源初探
作者:赵逵夫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屈原否定论”  《离骚》  思想根源  历史背景  《资治通鉴》  日本文化  司马光  《楚辞》  《中国古代文学》  王安石 
描述:的否定论的始作俑者。日本新的“屈原否定论”的提出,还有两个原因:一是以往我国国内关于屈原的研究尚欠深入,二是屈原作品读起来语言方面障碍较大。而在日本广泛流传的汉诗都是明白易晓的作品,很多人不知道屈原。京都诗仙堂供有36位中国古代诗人,第一位就是苏武,而不是屈原。这也就形成了日本一些对中国先秦文学了解较少的学者的心理定势。至于司马光何以在《资治通鉴》中没有写到屈原,相当程度上是司马光作为一个保守派人物自我保护的心理反映。
苏轼熙宁赴杭时期的文化意识初探
作者:唐玲玲  来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熙宁变法  苏轼  文化意识  王安石  北宋中期  政治斗争  政治思想  文学创作  东方文化  士阶层 
描述:社会心态及创作情绪所决定的;也可以说,他在这种意识驱使下所创造的文学价值,为他后来在黄州及海南时期的创作高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感知·玩味·入境·动情:古诗教学流程初探
作者:彭烈轩 黄尤林  来源:四川教育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教学  引导学生  形式美  《泊船瓜洲》  创设情境  感知形式  教学流程  回到家乡  王安石  诗的意境 
描述:导语(包括
王安石的咏物诗
作者:刘成国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咏物诗 
描述:王安石的咏物诗创作在熙宁以前主要是借物议政 ,托物咏志 ,表现手法上则能准确地抓住所咏之物和主观情志之间的相似点 ,加以形象具体的描绘。熙宁年间的咏物诗创作在保持固有风格的基础上 ,其政治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