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说“果然”
-
作者:张虹倩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项羽本纪 咸阳 异物 谋士 郑玄 出现于 先秦 周礼 唐代 记载
-
描述: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于是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位谋士听了这番宏论,无比失望地说:“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羽听后恼羞成怒,竟然把这个谋士
-
自话自说
-
作者:彭先诚 来源:中国画画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宾虹 王安石 木芙蓉 虚灵 高古 用笔 花瓣 玉兰花 境界 笔法
-
描述:空,空不异色",这是诗境,亦是画境。"墨沈留川影,笔花传石神"(唐志契《绘事微言》)。笔不滞于物,留有余地,才能笔笔虚灵,又笔笔写实,才能为物传神,抒写胸中浩荡之思、奇逸之趣。
-
说“梦”
-
作者:陈璧耀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 现实基础 影响比较 周礼 吉凶 释义 实现 定义 眼睛 省声
-
描述:去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倡言"中国梦",并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于是"中国梦"进入官方词汇和媒体迅速走红,"梦"也因此火了起来。今年的年度汉字,恐非
-
“稗官”说
-
作者:潘建国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书·艺文志》 小说家 稗官 行政职能 待诏 刘向 《汉书》 街谈巷语 《周礼》 《隋书·经籍志》
-
描述:本文通过对“稗官”一词的真实含义及其自周至汉的演变的考辨,指出尽管《汉书·艺文志》中的“小说家”与今天小说概念全然不似,但汉魏六朝小说的作品内容,却与之存在着合理的对应关系。
-
试论"周礼"对中国封建法律的影响
-
作者:柴荣 来源:前沿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封建法律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唐律》 《春秋》 周公旦 “明德慎罚” 犯罪和刑罚 “春秋决狱” 统治者 周公制礼
-
描述:试论“周礼”对中国封建法律的影响柴荣“礼”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极其引人瞩目的课题,在西方现代文明扣开中国大门之前,礼便是先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其在中国法制史上的重要作用,更是值得探讨研究。从西周周
-
法律专业本科学生应是复合型人才
-
作者:金治泉 韦志中 孟勤国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律专业 本科学生 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法律人才 律师事务所 高等法律教育 审判庭 非法律专业 法律专业课 法律工作者
-
描述:育体制方面存在的缺陷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法律专业的教育改革,应在这方面有新的突破。
-
就业促进法首先应是鼓励创业的法律
-
作者:余琴 来源:中国改革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就业促进法首先应是鼓励创业的法律
-
西汉的礼法结合及其在中国法律史上的地位
-
作者:华友根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法结合 中国法律史 董仲舒 《春秋》 纲常伦理 《淮南子》 “八议” 《周礼》 汉书 《尚书》
-
描述:具有重要地位.并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批评了礼法结合的旧律的不平等不合理,是奉行了独尊儒术和维护了封建礼教。
-
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应是社会主义法律的主要任务
-
作者:杨贻泽 来源:现代法学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民内部矛盾 主要任务 社会主义法律 社会关系 统治阶级 国内主要矛盾 阶级斗争 社会秩序 历史时期 敌我矛盾
-
描述:级斗争后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其目的是以此来建立和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法律要建立和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从根本上来说,就要对敌对阶级实行专政
-
社会性应是法律本质论的新立足点
-
作者:李力 来源:现代法学杂志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性问题 法律本质 社会主义法 阶级性 立足点 恩格斯 资产阶级 阶级斗争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
-
描述:本质论的新立足点》和李权同志的《社会主义法仍然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两篇不同观点的讨论文章,供大家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