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奇伟之观 常在险远--王安石《褒禅山记》
作者:席金友  来源:语言文学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奇伟之观 常在险远--王安石《褒禅山记》
调研三步曲:深入、深思、慎取——褒禅山记》所想到的
作者:任卉 永平  来源:秘书工作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调查研究  褒禅山  王安石  秘书工作者  调研报告  深思  领导决策  哲理性  重要任务  党委工作 
描述:旷,有泉侧出”,故“记者甚众”;而后洞“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
勇于探索 深思慎取——王安石的《褒禅山记》
作者:蔡寿福  来源: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褒禅山  政治抱负  治学态度  高中语文教材  游记写作  作者  至和元年  积极进取  探索 
描述:洞,前洞下面平坦而空
锐意进取文如其人——王安石《褒禅山记》(中学语文选析)
作者:刘树从  来源:文艺欣赏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锐意进取文如其人——王安石《褒禅山记》(中学语文选析)
有志·足力·火把:王安石《褒禅山记》赏
作者:胡珂瑄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褒禅山  中国历史  政治家  列宁  作文  变法  舒州  思辩  蚂蚁 
描述:,王安石33岁,任舒州通判辞职回乡探亲,归途游览褒禅山,写成《褒禅山记》一文。此文着重记叙他
深思慎取才能把事情办好:褒禅山记》有感
作者:李芬  来源:学语文(中学高中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记》  乐趣  王安石  才能  发现  朋友  华山  后悔  离职 
描述:大文学家王安石离职舒州通判后,探亲途中与朋友四人拥米把华山后洞。入之愈深,其景愈奇。但后因一朋友提出了“再不回头出洞火把会熄灭”的问题,于是他们都出了山洞,但发现这时火把还能烧好一会儿。王安石这才
心学研究的突破——《陆王心学研究》
作者:赵卫东  来源: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心学  阳明哲学  突破  白沙  “致良知”  主观唯心主义  湛甘泉  陆九渊  陆王 
描述:心学,自孟子发其端,象山倡其学,阳明其成,现代儒家纠其偏,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其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至深至远。若言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或主流,那么,心学便是儒家之正宗。牟宗三先生在《心体
骨劲气猛 辉光乃——《孟尝君传》导读
作者:吴康君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劲气  艺术魅力  哲理思辩  王安石  抒情言志  常规手法  攻子之盾  以子之矛  感叹词 
描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
远去的记忆,永久的怀念:善文女儿英追忆与善文有关的
作者:李传亮 周汉强  来源:金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云香精  正骨水  父亲  母亲  制药厂  纪实文学  记忆  回忆说  玉林  弄人 
描述:无疑是一个最典型的代表。在此,我们不想评说历史的曲直,只想通过善文女儿对父亲一丝淡淡的追忆让我们知道原来的善文是那么的善良、那么的敬业。
斋论
作者:殷仪 黄乐琴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迅  中国人民  三十年代  杂文  新文化运动  民族斗争  封建文化  文学  曾巩  林语堂 
描述:阶级知识分子成长的历程。但是这样一个在现代文学史上产生过影响的进步作家,因夭折过早,加之与鲁迅有过笔墨交锋,而长期湮没无闻,甚至蒙受不公正的评价。现在科学地、全面地分析周斋的思想发展及其创作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