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礼》成书年代研究方法论及推论
-
作者:张国安 来源:江苏文史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中国 古代史 西周时代
-
描述:《周礼》成书年代研究方法论及推论
-
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六种方法
-
作者:伍丹玉 来源:广西教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历史 课堂教学效果 王安石变法 学习兴趣 太平天国起义 戴维斯 记忆法 直观教具 课本插图 帝国主义
-
描述: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六种方法
-
宋元德育思想的实施方法初探
-
作者:王月清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德育实施 德育思想 陆九渊 实施方法 尊德性 道问学 白鹿洞书院 教书育人 德育理念 《百丈清规》
-
描述:宋元德育思想的实施方法初探
-
我国古代学者治学方法集要(下)
-
作者:徐保均 来源:教育艺术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治学方法 古代学者 清代文学家 王安石 《书》 集中优势力量 《素问》 宋代文学 北宋历史 战国时期
-
描述:我国古代学者治学方法集要(下)徐保均21、北宋思想家王安石的“博览法”:“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光读经,就不能懂经。他在钻研经学的的侯,不仅认真读经书,而是“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
-
论封建结构的振荡与自救方法的失败
-
作者:李桂海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统治阶级 自救 振荡 封建化 统治结构 调节 失败 王安石变法 农民起义军 改革
-
描述: 封建结构由于自调功能的局限,其内部的矛盾无法得到调节,因而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总要发生周期性的振荡。这种振荡常常是封建结构瓦解的前奏。所以每当振荡发生之后,有远见的封建统治阶级政治家总是惊呼高号,提醒整个统治阶级注意这个危险的信号,
-
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解释方法
-
作者:樊美筠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美学 “诗言志” 言不尽意 传统解释学 《庄子》 解释方法 王夫之 “情” 汤显祖 郭象
-
描述: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解释方法
-
佛禅思维方式与唐代咏物诗举隅
-
作者:张宏生 来源:古典文献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物诗 唐代 曹洞宗 禅宗 庄子 语言 思想感情 重要手段 诗歌创作 言意之辨
-
描述:一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在社会交往中,人的思想感情主要靠语言来传递,但语言是否能够充分传递思想感情?先民们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先秦的《庄子》和《易传》就已提出"言"和"意"的关系问题。《庄子·杂篇·外
-
创作平移与思维定势——对小说创作现状的一点思考
-
作者:戎东贵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家 小说创作 创作现状 思维方式 刘绍棠 新时期文学 程式 创作活动 创作手法 作品
-
描述:烈,但就具体的单个
-
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
-
作者:赵绪昌 来源:数学通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数学思维活动 思维活动过程 数学教材 培养能力 数学思维过程 数学教师 数学教育 数学知识 课堂教学
-
描述: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赵绪昌(四川宣汉县教研室636150)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已有不少数学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为了使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
-
给思维一个自由空间——《伤仲永》授课一得
-
作者:周燚 来源:贵州教育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由空间 王安石 生存本领 先人 思维自由 旅程 教师与学生 以人为本 高考文科 北宋文学
-
描述:给思维一个自由空间——《伤仲永》授课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