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02)
报纸(156)
学位论文(24)
图书(8)
会议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46)
红色文化 (28)
地方文献 (14)
才乡教育 (3)
宗教集要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101)
2013(20)
2012(20)
2011(25)
2010(25)
2007(21)
2006(21)
2003(22)
2002(22)
1995(9)
按来源分组
其它(27)
農業工程學報(1)
大專體育(1)
花蓮教育大學學報(1)
淡江中文學報(1)
励耘学刊(语言卷)(1)
國文學誌(1)
中華學苑(1)
東海中文學報(1)
華岡社科學報(1)
贪官李纪:我的悔罪书(节选)
作者:暂无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贪官李纪:我的悔罪书(节选)
《尚书·官》与《周礼》关系考论
作者:翟奎凤  来源: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尚书·官》与《周礼》关系考论
土壤化学家鸣铮(1916—1993)
作者:暂无 来源:土壤通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土壤化学  测土施肥  土壤肥料学  浙江省  检验局  农学院  花莲  专任  中心化  土壤农化 
描述:5年晋升为副教授.1946年受国家派遣赴台北接管日本人的肥料检验实验室,任农林检验局技正;后派任为花莲港分局筹备主任.不久重返英士大学.解放后被聘在浙江大学医学院药学系任教;1950年并在浙江大学农学院兼任执教土壤肥料课程.1957年正式调往浙江农学院,专任土壤农化
鸣岐主任医师治疗银屑病的经验
作者:姜松鹤  来源:中国临床医生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银屑病  鸣岐  中医药疗法 
描述:鸣岐主任医师治疗银屑病的经验姜松鹤116622大连大学名老中医药专家鸣岐简介鸣岐(1919~1992年)字凤山,山东省掖县人。大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中医师、大连大学客座教授。曾任辽宁省高级
亮工的人生形态及其诗歌
作者:马大勇  来源:华夏文化论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亮工  诗歌  贰臣 
描述:亮工既身属贰臣群体,又是明清之际文化史程上值得关注的人物,但学界一直对其语焉不详。本文勾勒亮工的人生基本形态及其诗歌特征、成就,期望从一个全新角度对其进行认知和评价。
鸣江:“我对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还是比较乐观的”
作者:沈铭思  来源:中国制衣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企业发展  科学发展  金融危机  总经理  红豆  股份 
描述:这一轮的全球性金融海啸让产业链中很多加工出口型的企业首当其冲,从而我觉得应该引起我们反思,加速产业调整降低外贸出口的依存度。——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鸣江
亮工交游若干问题考证
作者:孟晗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亮工  亮工  交游  交游  考证  考证 
描述:关于亮工的交游,有些史实或模糊不清,或讹误袭延,或意见相左,亟待澄清.对明崇祯三年(1630)与黄宗羲、俞琬纶的交往问题,陈洪绶定香桥为作画的时间问题,擢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与与林云凤病卒问题,方
亮工的「反流派」诗学
作者:谢明阳  来源:中央大学人文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初诗学  清初诗学  七子派  七子派  竟陵派  竟陵派  亮工  亮工  反流派  反流派 
描述:詩人當「卓然成一家言」的理想,也因而得以宣揚。文章之末,更取亮工的畫、印與其詩相對照,以證知亮工的「反流派」思想實已從詩範疇擴展到藝術理論的層面。
亮工的鉴藏之路
作者:郭弈  来源:当代艺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典范。那天我也就是随便和老友争论一下,谁是南京最好的画家,结果我说了半天怎么也说不服这个老家伙,一气之下回家写了篇文章,写了八个人的名字,列为金陵八家。结果被大家广为认可,其实我自己也知道我在南京当官,这些文化圈里的人多少都是要给我面子的。在明末清初那个混乱的年代,文人是最弱势的,清人都觉得他们麻烦,总是要闹事的样子。所以,他们其实从心里都希望找个靠山。找清人肯定会被别人的吐沫淹死,所以像我这样好人缘的汉人官员,还是经历了两朝的汉人官员成了他们最好的庇护,因为我们同命相怜,我同情他们,也理解他们。金陵八家和我的亲近也和这个不无关系。在那个年代,能做画坛幕后推手的人不但要有钱,还要有权,当然更要有才情。而我算是综合体。再回头说说我的年代。我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年(1612年)的南京。
论《官新羲》与宋代学术之演进
作者:刘成国  来源:国学研究辑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演进  荆公新学  《周礼》  紧密结合  思想背景  学术建构  王安石 
描述:官新羲》是王安石“荆公新学”的主要著作。它既标志着儒学从汉唐经学向宋学的转变,同时又因其与熙、丰新法的紧密结合而推动了宋代《周礼》学在作者、真伪、训诂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并作为学术建构的思想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