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蹈戏剧《惊梦——牡丹亭新记》
-
作者:叶进 来源:舞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
-
STEPHANE CHEUNG:小荷初露犹“惊梦”
-
作者:覃卫萍 Never TheLess 来源:中国服饰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设计师 张浩 设计理念 女装 牡丹亭 中国设计 个人风格 作品 发布会 品牌定位
-
描述:7月12日张浩(STEPHANE CHEUNG)牡丹亭·惊梦主题女装08-09秋冬发布会,那天上海下起大雨,五角场800号来的人并不多,但40套作品全部秀完,我看到的是勇敢、执着、内心坚定的优雅淑女
-
《牡丹亭·闺塾·惊梦》简析
-
作者:文之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牡丹亭·闺塾·惊梦》简析
-
从《牡丹亭·惊梦》看汤显祖对情的肯定
-
作者:杨丽宏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思想核心 情
-
描述:明代杰出的戏剧家汤显祖,思想上受王学左派影响极深,崇尚个性解放,反对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认为“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牡丹亭》是最能体现汤显祖思想的剧本,其中“惊梦”又是最能表现
-
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中杜丽娘演绎探究
-
作者:翟静 来源:大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 游园惊梦 游园惊梦 杜丽娘 杜丽娘
-
描述:昆曲《牡丹亭》上承"西厢",下启"红楼",以传奇的爱情故事和典雅唯美的昆曲结合在一起来显得相得益彰,至今不绝于舞台。本文通过分析三位名家演绎"游园惊梦"这出戏来探索不同时代的演员对杜丽娘这一人物
-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牡丹亭·游园》赏析
-
作者:臧德明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游园》 《牡丹亭·游园》 青春觉醒 青春觉醒 艺术魅力 艺术魅力
-
描述:《游园》处于《学堂》和《惊梦》之间,既是贯穿剧情的需要,又是为《惊梦》、《寻梦》以至于后来杜丽娘为情而死、因情而复生作铺垫。这一出由六支曲子组成,着重刻画了杜丽娘的内心世界,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心理
-
动人的思春迎春伤春曲--浅析《牡丹亭·游园》
-
作者:宁平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动人的思春迎春伤春曲--浅析《牡丹亭·游园》
-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我教《牡丹亭·游园》
-
作者:宣沫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A)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风情 中国传统戏曲 教学目标 文学样式 学生自主 戏剧 感受
-
描述:教学目标: 1.认识戏剧,了解戏剧与其他文学样式的异同。 2.感受中国传统戏曲独特的美,培养学生自主鉴赏曲词的能力。
-
汤显祖的模糊语言和想象天地:《游园》中的心理学分析
-
作者:骆正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模糊语言 心理学分析 杜丽娘 《惊梦》 《游园惊梦》 《牡丹亭》 梅兰芳 心理活动 文学语言
-
描述:特的心理活动,用一些相当模糊的语言文字,准确又深刻地表达出了人物的深层的意识和情感,能够引起读者无限的想象。这种为他所特有的模糊语言,集中地表现在《惊梦》里的前半折《游园》之中。
-
汤显祖的想象与梅兰芳的矛盾表演(昆剧《游园》的心理分析)
-
作者:骆 正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戏曲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汤显祖的想象与梅兰芳的矛盾表演(昆剧《游园》的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