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巧联拾趣
作者:郝铭鉴  来源:语文世界(教师之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日》  神话传说  桃符  王安石  对联  楹联  后蜀   
描述:对联,又称楹联、楹帖。它最初题在桃符板上,王安石的《元日》中就曾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桃符板上刻的是两尊门神像,名字叫做神荼和郁垒,神话传说中说是能够驱妖辟邪。据《蜀梼杌》载
多练才得笔生花
作者:桂州女  来源:学语文(B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王安石  北宋  小学  语文  阅读指导  写作指导 
描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首名叫《梅花》的,在我国几乎是读过小学的人都能背诵的。它的作者是我国北宋的大文学家、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的王安石。
“好诗千首课儿徒”:王森然和他的《中学国文教学概要》
作者:赵志伟 吴炜曼  来源:福建教育:中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文教学  中学  王森然  语文教育    王安石  老师  研读 
描述:文.不足以知国文教育。
古代节日及有关习俗(一)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生作文指导(高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习俗  节日  古代  《元日》  王安石  桃符  春联   
描述:元旦: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王安石有《元日》
故乡的原风景:大型诗歌乐舞《白云黄鹤是故乡》浅析
作者:魏林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乡情  风景  歌乐舞  黄鹤    语言  沉醉  清丽 
描述:日本陶笛大师宗次郎的一曲《故乡的原风景》,令无数人沉醉痴迷,那悠扬清丽的美妙乐声仿佛黑夜里一盏闪烁的明灯,照亮了那些对故乡情深意切却又因拙于言辞无法释怀的万千心灵。有一种情绪和情感,它很深沉但却无法用语言去表达,幸好这世间还有一种璀璨之花——艺术,它就像一门世间共通的语言
欧阳修宽厚为人
作者:湍水石  来源:成功之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宽厚  “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  孟子  才学  韩愈   
描述:然而,欧阳修并不生气。后来,当欧阳修在朝廷担任要职时,力荐王安石、吕公著、
先秦时期国土开发利用与管理中的生态学思想
作者:张迪祥 王克陵  来源:经济评论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管子》  先秦时期  利用与管理  《周礼》  国土资源  国土开发  人口生态学  生态系统  生态经济思想  资源环境系统 
描述:现代生态学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机理。马克思在其不朽巨著《资本论》中多次提到的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便是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只不过这里的生命系统不是指植物和动物的群体,而是指组成社会并从事物质生产的人类。而环境系...
略论先秦时期的冰政暨有关用冰的几个问题
作者:单先进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先秦时期  先秦时代  说文  周礼  先秦古籍  吕氏春秋  春秋左传  中原地区  马王堆一号汉墓  诗经 
描述:溶化着的冰上行走,当然会提心吊胆。“涣然
先秦法家对《周礼》的继承发展——兼论连坐法和法家“以吏为师
作者:杨玲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家  《周礼》  连坐法  乡遂制度  “以吏为师  以法为教”  吏师制度 
描述:连坐法是先秦法家严刑重刑的标志,“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是其文化专制的标志,它们的形成与《周礼》关系密切。《周礼》的乡遂制度为连坐法的形成提供了模式,而担负着国家政令传播职责的吏师制度则是法家“以吏
《鲁颂·泮水》与先秦礼乐制度的中兴
作者:姚小鸥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颂·泮水》  辟雍—泮宫  周礼  孔子 
描述:本文从对辟雍—泮宫制度的考察入手,通过对《鲁颂·泮水》的阐释,分析了周代礼乐文化在春秋时期的一些演变,指出鲁僖公时期在鲁国一度存在过一个复兴周礼的文化运动。这一发现对于认识儒学的源流,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若干特征,都具有相当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