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518)
报纸(699)
图书(193)
学位论文(167)
会议论文(4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556)
地方文献 (39)
地方风物 (10)
宗教集要 (6)
非遗保护 (3)
文化溯源 (2)
红色文化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1(514)
2010(505)
2009(458)
2007(383)
2002(230)
1999(212)
1998(191)
1996(240)
1987(151)
1979(39)
按来源分组
其它(237)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9)
百科知识(7)
老人世界(4)
中华书局(2)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中国粮食经济(1)
广西民族研究(1)
中国医疗保险(1)
教育史研究(1)
古代行政法的产生、发展及特点
作者:李铁  来源:政法论坛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行政法  行政法规  行政制度  行政法制  度量衡  行政法典  《周礼》  职官制度  技术规范  《左传》 
描述: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独自的法律系统——中华法系。作为这一法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法,也同样渊源久远,内容浩博,并且具有鲜明的特点。本文拟就我国古代行政法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作些
古代的筝(续)
作者:金建民  来源:乐器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禹锡  王廷陈  晏几道  玫瑰  欧阳修  白居易  义甲  秦筝  唐朝  旧唐书 
描述:三、柱唐朝诗人朱湾在《筝柱子》一诗中写道:散木今何幸,良工不弃捐.力微惭一柱,材薄仰群弦,且喜听相应,宁辞迹屡迁.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这里所咏的筝柱是木质的.木柱多用花梨或紫檀制成,美其名曰玫瑰柱:青牛文梓赤金簧,玫瑰宝柱秋雁行.(刘禹锡《伤秦姝行》)雁促玫瑰柱,莺喧锦绣筵.(王廷陈《闻筝》)
古代中国之巫术信仰
作者:德格鲁特 庞政梁  来源: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巫术信仰  《山海经》  《史记》  西门豹  《论语》  宗教体系  《周礼》  巫咸  女巫  《国语》 
描述:古代中国之巫术信仰
古代玄武湖的隐士
作者:李源  来源:南京史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玄武湖  司马承祯  终南山  王安石变法  刘统勋  “入世”  知识分子  陶渊明  乾隆时期  吴和尚 
描述:在中国古代,常有一些知识分子或避战乱或厌恶政治的黑暗、或官场失意、或沽名钓誉而隐居于青山秀水之间。这些人,被称作隐士。历史上著名的隐士颇不少。如至死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不肯受封,宁愿被火烧死的介子推,不为五斗米折腰、躬耕南山下的陶渊明等等。《新唐书...
贵溪古代的书院
作者:陈炎成  来源:上饶师专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书院  象山书院  贵溪  陆九渊  教育史  史籍记载  天山  教学  明万历  创办 
描述:无志书,经遍查史
古代的养生奇方
作者:陈世发  来源:家庭医学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保健养生  徐春甫  奇方  无忧散  人生哲学  《古今医统大全》  青原行思  借鉴意义  中国古代  古代典籍 
描述:是唐代著名禅师石头希迁的“心药方”。希迁(公元700—790),俗姓陈,端州高要(今广东省)人。拜在青原行思的门下,曾在六祖慧能处求法,六祖圆寂后参行思。后住衡山南寺,在寺东一平阔石头上结庵,所以世称“石头和尚”。91岁时,
古代美学概念札记
作者:胡雪冈  来源:美学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学概念  飞动  司空图  中国美学史  文心雕龙  审美意识  王士祯  古代美学  艺术构思  胡应麟 
描述:古代美学概念札记
试论古代咏史诗
作者:李士龙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史诗  《咏史》诗  爱国主义教育  艺术价值  李商隐  中国古典诗歌  中华文化  王安石变法  商鞅变法  历史观 
描述:试论古代咏史诗李士龙咏史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由作者直接歌咏历史题材,以寄寓思想感情,表达议论见解的一种类别。比起其他诗歌来,咏史诗反映的历史题材,更具有特征和概括力以及某种历史的典型性,因而也更易启发
江西古代的科学家
作者:黄长椿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古代  科学家  木偶  汪大渊  《岛夷志略》  月蚀  钦天监  潞水客谈  临川  朱思本 
描述:宋朝,江西经济迅速发展,生产发达,人文兴盛,出现不少科学家。其
潘佑变法及其对李觏、王安石学术思想的影响
作者:李祥俊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潘佑  潘佑  李觏  李觏  王安石  王安石  变法  变法 
描述:潘佑在南唐时期,从挽救危难时局出发,借鉴《周礼》古经实行变法,变法很快失败,但其变法思路与历史影响不可抹杀。通过发掘考察李觏、王安石的有关作品,可以证明潘佑变法对李觏、王安石的学术思想产生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