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715)
报纸(637)
学位论文(69)
会议论文(47)
图书(2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668)
红色文化 (368)
地方文献 (331)
地方风物 (79)
非遗保护 (31)
宗教集要 (9)
才乡教育 (6)
文化溯源 (5)
按年份分组
2014(408)
2009(131)
2007(109)
2006(85)
2001(51)
1998(56)
1977(2)
1960(10)
1959(6)
1957(7)
按来源分组
收藏(5)
党员干部之友(5)
中国青年报(5)
春秋(3)
山东统一战线(1)
山西水利科技(1)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
湖南教育(1)
党的建设(1)
农业知识(1)
谈北宋初期晏欧令词文本之潜能
作者:叶嘉莹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张惠言  北宋初期  王国维  文学批评  文本  接受美学  晏几道  爱情  三种境界 
描述:晏殊是常常写小词的,也就是今天我们讨论的晏欧词的一位作者。我们从来人的笔记看见他们有这样的困惑,在这种困惑的情形之下,这些士大夫们一方面认为小词的写作符
寻找“险远”的“非常之观”——深入采访的一点体会
作者:宋金萍  来源:传媒观察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深入采访  高速公路建设  沪宁高速公路  《游褒禅山记》  宋代文学  新闻记者  高等级公路  王安石  新闻采访  宣传报道 
描述:生活中最有价值的及时信息;而一名新闻记者应当苦苦寻求的也正是生活的“非常
文化象征的符号——《论语》“君子”与“小人”文化现象探析
作者:程碧英  来源: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君子与小人  礼崩乐坏  周礼文化体系  文化内涵  历史意义  现实意义 
描述:的周礼文化体系为背景的一种文化现象.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与重要的历史现实意义,从而成为了一种文化象征的符号。
《游褒禅山记》的六个“华”字
作者:王志卿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华山  王安石  花山  浮图  文字  注释  开头  山洞  读音 
描述:先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开头一段文字: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游褒禅山记》“卒葬之”的“卒”
作者:孙作刚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高中语文  五年制  王安石  注释者  全日制  感情色彩  结果  中学  浮图 
描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后名之曰“褒禅”。《五年制中学高中语文第一册》和全日制十年制高中语文第一册》的注释者都将“卒葬之”的“卒”字释为“终于”,我认为欠妥当。
“四夷□服”残缺的应是“要(yΒo)”字
作者:汪荷莲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语》  四夷  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史记·夏本纪》  西南少数民族  《史记》  宾客身份  高中语文  国王  百里荒 
描述:高中语文(第三册)所选翦伯赞先生《内蒙访古》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还发现了‘单于天降’‘四夷□服’以及‘单于和亲’‘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等文字的瓦当残片。”其中,“四夷□服”,文下注为:指四方少数民族向汉朝统治者称臣。“□”表示这个字残缺,残缺的...
郑玄《三礼注》的汉史资料[续]
作者:杨天宇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注  周礼  校勘记  郡国  饮酒  狱讼  原文  诸侯  卿大夫  礼记 
描述:田野之财用,以九功令民职之财用,”贡、赋及功各别,赋为口泉也。是以郑君引汉法,民年二十五已上至六十出口赋钱,人百二十以为算,
收付实现制应是新时期销售实现的准则──对《准则》《制度》
作者:洪尚仁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收付实现制  《制度》  新时期  权责发生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责权发生制  会计准则  托收承付  委托银行  分期付款 
描述:收付实现制应是新时期销售实现的准则──对《准则》《制度》
《周礼》的“祝药?杀之齐”与“祝当为注”
作者:张振平  来源: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周礼》的“祝药?杀之齐”与“祝当为注”
从心理学角度析理学的理欲辩
作者:汪凤炎  来源:心理科学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理学角度  理与欲  陆九渊  理学家  “理”与“欲”  理欲  朱子语类  程朱理学  天理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 
描述:理学的理欲问题,包含了理的内涵、欲和人欲的内涵、理与欲和人欲的关系及对待理与欲和人欲的态度等四个子问题,若想弄清理欲辩的真相,就需对这四个子问题进行探讨。“理”的内涵综观理学家们对“理”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