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417)
报纸(2551)
图书(429)
学位论文(145)
会议论文(51)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89)
历史名人 (3468)
地方风物 (28)
红色文化 (27)
非遗保护 (26)
才乡教育 (26)
宗教集要 (24)
文化溯源 (5)
按年份分组
2014(905)
2012(710)
2011(567)
2009(536)
2007(401)
2006(299)
1999(139)
1997(104)
1996(104)
1964(4)
按来源分组
南国红豆(16)
文艺研究(16)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4)
戏剧丛刊(11)
甘肃社会科学(3)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
蒲剧艺术(1)
江苏人民出版社(1)
四川大学出版社(1)
哲理论坛(1)
二晏词中的结语艺术
作者:康璐璐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结语艺术  晏殊  晏几道 
描述:诗词的结尾往往是作者情感凝练与升华之处。通过对晏殊、晏几道词作中结语句的对比分析,总结出二人在对结尾的处理上,无论是从外在的表现形式,还是内心的情感建构上都有其各自的特点,都彰显出其独具匠心之美。
秦观记人散文艺术特色探析
作者:田泳锦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记人散文  秦观  艺术特色  陈师道  人物形象  北宋  王氏父子  叙事文学  传奇色彩  王安石 
描述:程杰先生说:"秦观是宋代一位才情焕发而思想复杂的词人。"①笔者以为,把此句中的"词人"换成"散文家"也是恰当的。因为,秦观才情焕发,不仅在词,而且在诗、文等方面也是成就斐然。北宋曾肇在《荐章处厚、吕南公、秦观状》说:"蔡州学秦观,文辞瑰玮"。②与秦观同为"苏门六君子"的陈师道在《答李
解读汤显祖的“至情观”
作者:易新香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至情观  至情观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情"是汤显祖文学思想的核心,而"至情"是其追求的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贯穿于汤显祖整个艺术世界的灵魂。《牡丹亭》是汤显祖"至情观"的最好演绎,其贯通于生死虚实之间的"至情"呼唤着精神的自由和个性
汤显祖与唐代文学
作者:赵山林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唐代文学  唐代文学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唐七言律绝重视语言的工致婉丽。汤显祖对唐代文学极为熟悉和喜爱,他写作《牡丹亭》时有意在以上四个方面继承借鉴唐代文学,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走近舒同
作者:臧伟强  来源:收藏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舒同  中国  书法艺术  生平事迹 
描述:1998年6月18日,上午10时许,北京八宝山,汽笛声碎,喇叭声咽。告别厅前,沈鹏撰写的丈二挽联,长拖及地:从疆场作战到夺取政权,军内一枝如椽笔;由马背写字至创建书协,艺坛元勋树巨碑。
“马背书法家”舒同和妻子儿女们
作者:陈江  来源:上海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家  生平事迹  中国 
描述:“马背书法家”舒同和妻子儿女们
试论《南柯记》的荒诞特征
作者:田松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柯记  古代戏曲  文学研究  中国 
描述:试论《南柯记》的荒诞特征
英译《邯郸记》选场(三)
作者:汪榕培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记》  中国  戏剧文学  当代 
描述:英译《邯郸记》选场(三)
英译《邯郸记》选场(二)
作者:汪榕培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记》  中国  戏剧文学  当代 
描述:r family members all stop at my innwhen they come and go. Some travelling merchants also take a rest and have meals here. Now that it' s time for refreshments,I'll wait and see if there are any guests today.
论刘绍棠的创作
作者:栾保俊  来源:上海小说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评论  文学创作  小说  中国 
描述:论刘绍棠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