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372)
报纸(1316)
图书(27)
会议论文(14)
学位论文(1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671)
地方文献 (33)
地方风物 (13)
才乡教育 (12)
红色文化 (8)
宗教集要 (2)
文化溯源 (2)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12(260)
2010(416)
2003(37)
2001(35)
2000(67)
1996(24)
1992(25)
1983(30)
1981(20)
1957(46)
按来源分组
文艺报(33)
文艺理论与批评(19)
中国档案(3)
语文世界(3)
文谭(2)
小学生作文向导(2)
党史博采(纪实版)(1)
新课程(综合版)(1)
党史文汇(1)
三角洲:校园文学(1)
毅然与《爱我中华注音歌谣丛书》
作者:奚椿年  来源:新文化史料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国情  写作方法  中国历史  爱国情感  语言表达  《三字经》  王安石变法  启蒙读物 
描述:毅然与《爱我中华注音歌谣丛书》□奚椿年根据江泽民同志“加强对青少年两史一情教育”的号召,和中共中央印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精神,语文出版社于1995年10月出版了一套《爱我中华注音歌谣丛书
因《明妃曲》发微
作者:王星琦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昭君  昭君出塞  毛延寿  白居易  马致远  西京杂记  昭君故事  汉宫秋 
描述:一说到《明妃曲》,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王安石的二首同题之作,诗中王昭君"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的黯然销魂之态,以及汉元帝"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的追悔莫及之状,都神情毕肖,活生生如在目前。特别是王安石"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还有"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的
虞《宋诗话考》辨误一则
作者:高燕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诗话考》    辨误  《冷斋夜话》  黄庭坚  曾巩  王安石  江西 
描述:话》卷6曾载潘兴嗣与曾巩、王安石交往之事。曾巩《元丰类稿》卷5有《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节推》诗,是曾巩知洪州前寄给潘兴嗣的。然考曾巩知洪州所作的推恩状,与《江西通志》说法不一。曾巩《奏乞与潘兴嗣子推恩状》(《元丰类稿》卷33)云:“本州人试将作监主簿潘兴嗣,五岁以父任得官,二十二岁授江州德化县尉,不行。熙宁二年,朝廷察其高,以为筠州军事推官,不就。今年五十六,安于静退三十余年。……处幽不改其操,皆已白首,然未有为上闻者,故其子独未蒙恩。……兴嗣有子群,年二十二岁。”此状明言是为潘兴嗣子潘群推恩授官的,非为其孙潘淳,可见《江西通志》误将潘淳当作潘群。又,宋人杨杰为潘兴嗣夫人钱氏所作的《故钱氏墓志铭》云:“夫人钱氏,其先钱塘人,尚父吴越王之族。年始笄,而归于吾友潘延之兴嗣。……生男子二人:长曰昂,前任某官;仲曰群,举进士,...
宪学校颁发首届『黄松锦』奖学金
作者:暂无 来源:白沙侨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宪学校颁发首届『黄松锦』奖学金
要电汇志:绅致汤京卿电:杭州铁路公司汤京卿鉴陈道到办事
作者:暂无 来源:女报 年份:19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要电汇志:绅致汤京卿电:杭州铁路公司汤京卿鉴陈道到办事
大年与史学——从《大年来往书信选》谈起:读其文,想见其
作者:金冲及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年  书信  中央文献出版社  史学  学术精神 
描述:大年来往书信选》(上、下)二册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于2006年9月出版。《书信选》反映大年先生的学术精神以及他和史界学人的交往。本刊发表五则来稿,表达我们对大年先生的敬意和怀念。[编者按]
大年 齐贵生 宏 杨森林 徐宾
作者:暂无 来源:家具与生活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大年 齐贵生 宏 杨森林 徐宾
“麒麟童就够我学的喽!”——访韵芳
作者:江上行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配角  周信芳  韩信  刘邦  进士  矮小  老生  读书  印象  投入 
描述:谭派路子,演戏循规蹈矩,既不矫揉造作,也不卖弄自己。当时,有人想让他投入余叔岩门下。可是他却说:“谢谢您的好意,麒麟童就够我学的喽!”从那时开始,他追随
要下“幕后功夫”——老记者衡一席谈
作者:遥远  来源:新闻记者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闻记者  人民日报  自治州  鄂西土家族  采访  新闻报道  采写  恩施市  通讯 
描述:笑着说:“也许因为我是个女同志吧……我们女的走到哪里就和人家聊家常。你看,我们《人民日报》记者部几个女同志,柏生、金凤、孟晓云和我,都是喜欢写细的……”
知远诸宫调》应是北宋后期的作品
作者:龙建国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远诸宫调》  北宋  作品年代  文学研究  《董西厢》  知远  诸宫调  职官  兵制  文化 
描述:知远诸宫调》应是北宋后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