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227)
报纸(1058)
学位论文(93)
会议论文(65)
图书(3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686)
地方文献 (545)
地方风物 (98)
非遗保护 (55)
宗教集要 (44)
红色文化 (25)
才乡教育 (13)
文化溯源 (12)
按年份分组
2014(597)
2012(272)
2011(309)
2008(225)
2005(116)
2004(111)
1997(104)
1992(55)
1986(53)
1958(2)
按来源分组
东坡赤壁诗词(10)
中国书画(9)
淮北日报(4)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4)
艺苑(3)
黄梅戏艺术(2)
南腔北调(2)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
上海法治报(1)
葫芦岛日报(1)
感受暮春时节——晏殊《破阵子》
作者:宗古  来源: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采桑  飞絮  日长  清明  梨花  读者感受  形象鲜明  黄鹂  词作 
描述:时间的推移,节序的变换,古往今来,人们都是很敏感的。能将这种敏感形象地展示出来的词作,要数晏殊感受暮春的《破阵子》了。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构词下《周礼》“某人”之“某”的读音问题
作者:王月婷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构词  周礼  V+人  名词化 
描述:《周礼》某人之某的读音比较特别,原因在于它发生了名词化,与某人这一结构无关,与是否作定语无关。名词化了的动词具有与名词相当的地位,读音也具有相同的倾向性。
《黄河文化丛书——住行卷》
作者:薛瑞泽  来源:甘肃高师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河文化丛书  住行卷》  书评  朱士光  吴宏岐  社会生活  居住条件  构落构成 
描述:《黄河文化丛书——住行卷》
结构严谨 意趣隽永——王安石的《知人》
作者:柳天慧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结构严谨  王安石  表面现象  知人  河北丰宁  小品文  生动性  两面派  中学  典型事例 
描述:结构严谨 意趣隽永——王安石的《知人》
袁宏道诗文集随笔
作者:辛雨  来源:佛教文化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文集  袁宏道  随笔  进步思想  追随者  竟陵派  公安派  汤显祖  作家 
描述:袁宏道,他更为人所熟悉的名字是袁中郎,一直是有争议的作家。他生于明朝隆庆二年(1568),卒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只活了四十三岁,留下了一部诗文集,身后毁誉不一。明朝公安派和竟陵派的追随者,以及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像李贽、汤显祖等人, 是极为推重他的。但是到清朝,就不大受重视了。
史巧设题 教学两得益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本主义经济  学科内综合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王安石变法  辛亥革命  休养生息政策  经济危机  战国时期  我国古代  戊戌变法 
描述:史巧设题 教学两得益
《关睢》 灵动的情歌与陈腐的教义
作者:苏涵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关睢》  《关雎》  《牡丹亭》  课堂问答  荇菜  雎鸠  《诗经》  审美效果  汤显祖  现实人生 
描述:《关睢》 灵动的情歌与陈腐的教义
朴实无华 自成“风流”——《南乡子·葵扇》
作者:冯盈之  来源: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蒲葵扇  生长环境  王安石  创作影响  扇文化  丝织品  岭南三大家  自成  绢扇  职业技术学院 
描述:这是一个失宠的女人借扇子发出的哀怨。这里的扇子是指绢扇(古代,绢扇的扇面除了素绢外,又常以纨、罗等丝织品为原料,故又名“纨扇”或“罗扇”)。而白居易说:“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盛夏不消雪,终年无尽风。引秋生于里,藏月入怀中。”这是写白羽扇的。五代的许倪有《咏破扇》诗,说:“蔽日无全影,摇风有半凉。不堪障巧笑,尤足动衣香。”说的是破扇,则又另当别论了。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词《定风波》
作者:过传忠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表现  苏轼词  人生感悟  政治风雨  打叶  徐行  知识分子  回头看  王安石  人生哲理 
描述: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东坡)被贬黄州的时候,一次,在去沙湖道遇雨,因无雨具,“同行皆狼狈”,而他却“独不觉”。不久,天又晴了,于是写下了一首词——《定风波》:
一场被剥夺了辩护权的审判——《啼笑因缘》
作者:张永峰  来源:天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凤喜  啼笑因缘  辩护权  小说文本  张恨水  灵魂审判  典型意义  女主人公  叙述者  将军 
描述:背叛了白马王子的故事。小说中,男主人公是一个富宦子弟,父亲虽然去世,但留有一笔可观的遗产,叔叔、舅舅、表兄都在做官。他与沈凤喜遭遇的一开始,就是以大恩人的面目出现的,他资助、包养了沈凤喜及其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