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铀矿西北部与东南部地学信息对比研究
作者:张万良 刘德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学信息  侵蚀程度  意义  铀矿 
描述:文章通过对铀矿西北部与东南部地学信息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地质结构和矿床产出特征的不均一性和不对称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深部找及远景区扩大提供了新的依据.
铀矿变质基底的变质作用期次
作者:蒋振频 吴雅梅 董永杰 胡荣泉 吴水林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变质基底  变质作用期次  地热异常区  铀矿 
描述:地区铀成矿期的成矿作用,是一系列构造-岩浆-变质作用叠加的结果。
华南铀矿成矿条件及发展前景
作者:沈锋 陈然志 李方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铀矿  中生代火山岩  成矿条件 
描述:千米。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近几年由于基础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加强,地质勘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一批新矿床被发现,老矿床不断扩大。其中邹家山矿床已跨入超大型铀矿床的行列,表明具有较大的找
铀矿GPS 80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作者:朱国根 眭保平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GPS  基线  网平差  控制精度  点位误差 
描述:分析铀矿原有的1954北京坐标系下的矿区控制网的现状,结合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相关指导意见,通过对用GPS重建矿区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控制网的实施,介绍建网的总体思路、施测方案、精度评定
铀矿矿床勘查模式探讨
作者:付湘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铀矿  热液活动中心  圈闭构造  铀矿床勘查模式 
描述:铀矿最后一期大规模火山熔岩喷发结束后,开始了大规模的铀成矿流体活动,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形成热液活动中心。铀成矿流体在运移过程中,遇到圈闭构造发生矿质沉淀,形成铀矿石。因此,在铀矿
铀矿与斯特列利措夫铀矿特征对比
作者:方锡珩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破火山口  陆相火山岩系  构造  热液蚀变 
描述:度存在明显差异,这是两个铀矿成矿远景不同的主要原因。
湘阴水稻集中育秧模式推广(1) 水稻集中育秧模式及应用效果
作者:喻永华 刘明辉  来源:湖南农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育秧期  水稻直播  晚稻  秧田  早稻  管理员  湘阴  马头  集中  公顷 
描述:2011年湘阴县在魏家村、杨红村、哑港村、马头山村开展了水稻集中育秧示范工作。4个村共有水田面积400公顷,早稻除留晚稻秧田外,抛栽大田380公顷,集中育秧秧田15.2公顷,晚稻集中育秧秧田20公顷。魏家
江西碎斑溶岩成因及其控作用的讨论
作者:李邦达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碎斑熔岩复式穹窿  火山侵出通道  环锥状构造  江西 
描述:侵出碎斑熔岩,具有一个主火山侵出通道和多个侧火山侵出通道的碎斑熔岩复式穹窿,其主、侧火山侵出通道机构及复式穹窿环锥状构造控制了的格局及矿床和富矿体的生成部位。
西部河元背地区构造特征及深部找方向探讨
作者:胡茂梅 邵飞 张鸿 何晓梅 高玉芝 肖光禄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河元背地区  河元背地区  苦命小陂断裂带  苦命小陂断裂带  南北向  南北向  深部找方向  深部找方向 
描述:带,提出了南北向构造控模式。利用地质勘查及矿山开采资料,结合潜力评价、铀矿普查找勘查成果,重点阐述了区内控因素,特别是南北向断裂带的控作用,总结控规律,探讨其深部找方向。
江西铀矿赋围岩中绿泥石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杨水源 蒋少涌 姜耀辉 罗莉 赵葵东 范洪海  来源:矿床地质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蠕绿泥石  围岩  江西  火山侵入杂岩  碎斑熔岩  花岗斑岩  火山岩型铀矿床  流纹英安岩  铀矿  化学成分 
描述:江西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交接部位的赣杭构造带上。铀矿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其赋围岩是一套火山侵入杂岩。火山侵入杂岩主要由流纹英安岩(包括流纹英安斑岩)、碎斑熔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