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政敌到文学挚友——苏东坡与王安石
作者:蒋谱成  来源:牡丹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东坡  文学  政敌  农田水利  金陵  宋神宗  参知政事  公元  轻松愉快 
描述:、农田水利、免役、市易、方田均税等新法。王安石曾大声疾呼:“以古准今,则天下安危治乱尚可以有为,有为之时莫急于今日。”要求立即实施对法度的彻底变革,
花零余香存 回首情更深:周亮工《舟中与胡元润谈秦淮盛时事次
作者:平志军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青楼女子  秦淮河  金陵  诗歌  明万历  四十年  时事  情感  人格心态 
描述:周亮工(1612-1672),字元亮,一字減斋,号栎园,学者称栎下先生。其先世居白下,至祖父游大梁,遂定居开封。明万历四十年(1612),亮工生于金陵祖居,并在此度过了
一篇打动人心的诗论:读李元洛先生《“六朝旧事随流水”》
作者:耕晨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朝  诗论  以史为鉴  王安石  人心  流水  文章  金陵  古典诗歌  作者 
描述:刊于《中华诗词》2008年5月份的《六朝旧事随流水》一文,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词中这一名句说开去,旁征博引,谈古论今,让人读后不仅能获得丰富的文学和历
艺术的力量
作者:郭登望  来源:意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文学艺术作品  政治信仰  中国文学史  金陵  心灵  力量  乌台诗案  读到 
描述:读过《宋史》的人都知道,王安石和苏轼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同朝为官的两人,却在新法的推行与反对声潮中,站在各自的立场,彼此针锋相对。早在变法之初,苏轼就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对新法进行了激烈
“六朝旧事随流水”——绝句之旅
作者:李元洛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头城  六朝  刘禹锡  秦淮河  金陵  乌衣  王安石  朱雀  流水  梁武帝 
描述:昔日金陵今日南京的六朝古都,从楚云湘雨之间,我以前曾多次不远千里前去游历,寻访往事遗踪,阅读时风新貌。最近一连几个秋夜我挑灯夜读,在唐人歌咏石头城的诗句中卧
六朝帝都几重诗
作者:郭天印  来源: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朝  金陵  王安石  中国历史  刘禹锡  封建王朝  南京  诗歌  都城  东吴 
描述:金陵形盛,龙盘虎踞,江浙富庶,鱼米之乡。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历史上不少封建王朝都把南京(又名建康、金陵)作为都城。自东吴始,至南陈灭亡,已是六朝之数。诗人们在诗歌中将金陵称作
苏东坡与王安石的交情
作者:暂无 来源:晚报文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东坡  改革派  皇帝  苏轼  金陵  仕途  黄州  宦海沉浮  钟山 
描述:王安石开始搞改革的时候,苏轼兄弟丁忧服满,刚回京城。那时,兄弟俩踌躇满志,很想有一番作为。可是,苏东坡不识时务,对改革说三道四。王安石很不高兴,就让他到开封府审案子。京城的案子盘根错节,随时都会碰到山头儿。王安石希望苏轼深陷其中出不来,无暇指
独游山寺
作者:刘斧 杨振中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史  金陵  王安石  古地名  南京市  临川  江苏省  文化常识  东西  双人 
描述: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①。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然②。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客徐问公曰:"亦知书否?"公唯唯③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④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
相逢一笑:绝句之旅
作者:李元洛  来源:大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欧阳修  中国文学史  绝句  苏东坡  乌台诗案  司马光  白居易  金陵 
描述:而论。例如唐代,比李白小11岁的杜甫,就对洛阳初识而燕赵联袂齐鲁同游的李白情深一往,从青年至晚年,前后写了14首诗给他,"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推许他是诗
爱憎分明的公私情感
作者:刘诚龙  来源:月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秦观  公私  金陵  京都  重用  欧阳修  职务  工作 
描述:人,有志于忠义者,某请以身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