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毁誉从来不可听 是非终究自分明:论《警世通言》中的王安石
-
作者:栗文杰 来源:科教文汇·上旬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 王安石 王安石 文学 文学 历史 历史
-
描述:在《警世通言》中有两篇描写王安石的文章,一篇是《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另一篇是《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这两篇文章对同一主人公王安石一贬一褒。本文通过对《警世通言》编纂目的及这两篇文章创作背景的分析,论述
-
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究自分明:论《警世通言》中的王安石形象
-
作者:栗文杰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 王安石 王安石 文学 文学 历史 历史
-
描述:在<警世通学>中有两篇描写王安石的文章,一篇是<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另一篇是<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这两篇文章对同一主人公王安石一贬一褒.本文通过对<警世通言>编纂目的及这两篇文章创作背景的分析,论述
-
语简而理丰 言短亦多姿:读曾巩《墨池记》
-
作者:陈继民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墨池记》 中学 语文 阅读欣赏 散文
-
描述:不少散文作品,或通过记人叙事以表达情感和某种理性思考,或摹景状物然后卒章显志,且多以华丽的文字,绚烂的文句让人身临其境,达到感人的目的。也有一些散文,文字平实,如一泓清泉且在记叙中由一物生发开去,插
-
胡应麟《甲乙剩言》论略:兼论胡应麟的小说史料价值观
-
作者:许彰明 来源:学术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甲乙剩言》 小说史料观
-
描述:上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体现其对小说作品内容所蕴含的史学品格的认识;另一方面,又体现其对小说文体的独特认识。
-
从词之比兴寄托的演变探讨张惠言以比兴寄托说词的原因
-
作者:孙敏慎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比兴寄托 张惠言 王沂孙 温庭筠词 咏物词 基本的 原因 感发 联想 周礼
-
描述:辞也。"二是比、兴不仅为诗的作法,而且兼有意在言外之意,如《周
-
从《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考王安石早年的水利实践
-
作者:陈牧川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水利思想 水利思想 熙宁变法 熙宁变法 农田水利建设 农田水利建设 经济改革 经济改革 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 实践 实践 东钱湖 东钱湖 学士 学士 青苗法 青苗法
-
描述: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抚州临川人,北宋时期著名的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又是文学史上的"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最伟大的成就在于他的政治经济改革,即历史上有名的"熙宁变法"。王安石变法包括经济政策、军政政策、教育、治水政策、外交政策
-
一部有特色有创新有希望的志稿——评《广昌县志》志稿
-
作者:颜小忠 来源:修志文丛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一部有特色有创新有希望的志稿——评《广昌县志》志稿
-
笔记之冠冕 志怪之翘楚——洪迈的《容斋随笔》与《夷坚志》
-
作者:凌文生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洪迈 随笔 志怪 笔记 中书舍人 江西诗派 翰林学士 胡应麟 冠冕 博闻强记
-
描述:洪迈(1123—1202),字景卢,号容斋,又号野处,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博学宏词登科,历高、孝、光、宁四朝,先后担任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其间累知泉、吉、赣、建宁、
-
邓志谟乡里、字号、生年探考:《邓志谟考论》之一
-
作者:吴圣昔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安仁县 邓志谟 生年 中国通俗小说 竹溪 探考 汤显祖 江西 地方志 自署
-
描述:至于其它,则几乎都语焉不详
-
读旧志给王安石说几句话——整理旧志随笔之三
-
作者:张南勋 来源:京山县史志通讯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读旧志给王安石说几句话——整理旧志随笔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