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伤仲永》赏析
作者:符倍源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  加强学习  天资  重要性  写作特点  文章  道理  成才  天才 
描述:章的写作特点也值得借鉴。
通过“不可思议”走近方仲永
作者:汪俊华  来源:新课程(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模式  中学语文教学  文言文  课堂教学  二十年  重要性  王安石  教学经验  学生自主学习  教育 
描述: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两部分:叙事部分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议论部分则表明作者的看
言行不一的王安石
作者:肖明舒  来源: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言行  《伤仲永》  孩子成长  先天素质  名篇  文章  教育 
描述:很多人读过他写的名篇《伤仲永》,文章告诫人们:孩子成长,先天素质固然重要,但能否成才,关键还要看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指导别人头头是道的王安石,轮到自己教子时,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溺爱儿子的父亲。
美国塞氏《牡丹亭》:观念挪移与文化阐释错位
作者:廖奔  来源:文艺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话剧  话剧  艺术评论  艺术评论  牡丹亭  牡丹亭  美国  美国 
描述:美国塞氏《牡丹亭》:观念挪移与文化阐释错位
观念挪移与文化阐释错位--美国塞氏《牡丹亭》印象
作者:廖奔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评论  歌剧  《牡丹亭》  美国  塞勒斯 
描述:观念挪移与文化阐释错位--美国塞氏《牡丹亭》印象
儒家德治观念与实践研究--以陆象山"荆门之政"为例
作者:郑晓江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  儒家  德治观念  德治观念  象山  象山  荆门之政  荆门之政  现代沉思  现代沉思 
描述:运用于当今中国的政治活动之中.
从陆象山本心哲学析论儒家追求「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之观念
作者:黄信二  来源:哲学论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心学  本心  心即理  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 
描述:论 述,即必须置於有关哲学之「发生」的位置论述,而非一般哲 学之「应用」的层面中诠释。同时,作者强调对象山哲学的理 解,应注意其哲学的发生性背景;本文即以「心即理」观念的 分析做为本文的诠释背景,希望能
从汤显祖到钱谦益——一种“诗道”观念的复归
作者:赵炜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钱谦益  诗道 
描述:汤显祖在晚年与后辈钱谦益的一次短暂交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其不仅展现出钱谦益“诗道”理想确立的具体历史情景,而且有助于我们理解明末诗学领域逐渐向传统复归的内在趋势。
在新旧小说观念之间——胡应麟的小说研究述评
作者:刘晓峰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小说观念  小说研究  古典小说  研究述评  文言小说  古代小说  王世贞  小说分类  唐人小说 
描述:子”。他也是明代著名的诗歌评论家,所著《诗薮》是明代诗论中的重要著作。胡应麟还是明代有数几个可以与杨慎并列的学问家,《四库提要》称他为“读书种子”。
王安石咏史诗探微──从观念的冲突看变法的失败
作者:冉启斌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咏史诗  王安石变法  理性意识  科举考试  传统文化心理  汉文帝  管理方式  现代经济  中华书局 
描述:王安石咏史诗探微──从观念的冲突看变法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