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06)
报纸(4)
会议论文(2)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10)
地方文献 (3)
按年份分组
2013(7)
2012(10)
2011(8)
2008(8)
2007(12)
2004(1)
2003(6)
2002(6)
1995(8)
1984(5)
按来源分组
江西社会科学(4)
其它(3)
古典文学知识(2)
语文教学与研究(2)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
北京观察(1)
领导文萃(1)
社区(1)
中华文化画报(1)
作文世界(高中)(1)
庆历新政与熙丰变法
作者:顾全芳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庆历新政  熙丰变法  宋神宗  王安石变法  改革  范仲淹  欧阳修  宋仁宗  失败原因  财政困难 
描述:庆历新政与熙丰变法(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的两次大规模改革.将这两次改革作一些比较研究,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各自的成败得失.本文提出的新的看法,目的在于探索与求教.
独特风姿 别具一格-——读《登泰山记》
作者:叶楠  来源:传媒观察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登泰山  游记文学  桐城派  章法结构  文学发展  柳宗元  考据  王安石  文章  范仲淹 
描述:姚鼐是“桐城派”中重要的作家。他在清乾隆二十八年中进士,任过兵部主事等职。后辞官告归,先后在江宁(今南京),扬州等地书院讲学四十余年。他主张文章应兼具义理、考据、词章之长,他自己的文章简洁雅正、讲究章法结构,所
三朝宰相富弼的政治风采
作者:余敏辉  来源:池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富弼  范仲淹  辽兴宗  王安石变法  文彦博  《续资治通鉴长编》  神宗  “新政”  契丹  欧阳修 
描述:富弼历任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初为谏官,屡次极言进谏,大胆抨击时政;并多次出使辽朝,不辱使命;后与范仲淹倡言新政,保国利民。晚年阻挠王安石变法、称疾引退、不愧为北宋中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史称
林逋诗中的愤世思想
作者:谢先模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逋  愤世  和靖  遵式  梅尧臣  诗集序  诗风格  范仲淹  王相  天书 
描述:然后知其趣向博远,寄适于诗尔。 《四库提要》云:其诗澄澹高远,如其为人。 《辞海》亦云:其诗风格淡远,内容大都反映他的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
从《醉翁亭记》看作者思想
作者:郭广田  来源:平顶山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醉翁亭记》  欧阳修  滕子京  与民同乐  政治才能  政通人和  王安石变法  借酒浇愁  范仲淹  山城特色 
描述:从《醉翁亭记》看作者思想
漫评刘德清《欧阳修论稿》(兼介有关书籍)
作者:王煜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论稿  漫评  书籍  范仲淹  王安石  诗文比较  富弼  北宋党争  新亚研究所 
描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休教授刘子健曾撰《欧阳修的治学与从政》(香港:新亚研究所,1967),台湾中国医药学院教授汪淳著《韩、欧诗文比较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质量俱平庸。
宋词举隅(三) 五、宋初的词
作者:王运生  来源: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范仲淹  宋初  宋词  晏殊  史传  采桑  宋代  散文  韩愈 
描述: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他受赐为进士的时候,只是十
北宋“党争”与儒学复兴运动的演化
作者:刘复生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学复兴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范仲淹  欧阳修  北宋中期  《续资治通鉴长编》  庆历新政  程颐  新旧之争 
描述:北宋中期, 儒学复兴思潮掀起高潮, 政治革新运动也一浪高似一浪。新儒们在实践“王道”政治理想的同时, 对于如何改造现实社会却发生了严重分歧, 以致政治上的“党争”不断, 儒学复兴运动也随之不断深入和演化。
欧阳修的《吉州学记》
作者:黄庆来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吉州  学记  欧阳修  州学  兴学运动  “庆历新政  范仲淹  “新政”  北宋  晏殊 
描述: 北宋有三次兴学运动。欧阳修的《吉州学记》是第一次兴学运动的产物。据史书记载,“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坏”。北宋建立后,首倡兴学的是晏殊。1027年,他知应天(今南京),即创州学,“且延范仲淹以教生
“庆历新政”与“熙宁变法”二三事
作者:高美玲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熙宁变法  王安石  “庆历新政  《续资治通鉴长编》  北宋  知州  范文  减摇  转运使 
描述:或后世对他的称誉很高,与人们对熙宁变法的王安石毁誉参半不相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传诵了九百多年的名言.金元遗山认为范仲淹“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