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抒情形象的性格美——读晏几道《鹧鸪天·佳会》
作者:陈其昌  来源:江南诗词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抒情形象的性格美——读晏几道《鹧鸪天·佳会》
机遇、挑战与职业精神——专访美籍华人建筑师张铭
作者:金秋野  来源:新建筑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城市建设  商业化  职业精神 
描述:通过自己在中美两国建筑行业18年的实践经验,美籍华人建筑师张铭先生就国内当前城市建设和建筑行业发展状况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商业运作的必要性和职业精神的不可或缺。同时对建筑事务所的运
晏几道《小山词》浅论
作者:黄国衍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不为  小山词  晏几道  性格  情真  词作  艺术技巧  晏殊  社会意义  浅论 
描述:内容和重大的社会意义,题材也比较狭窄,但他的词清新俊逸,感情秾挚,在艺术技巧上也臻于妙境,佳句秀段,俯拾即是。如小晏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等等诸句,千百年流传不衰,读者无不为之倾倒击节。小晏的词作屡受词评家盛称。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云:“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晏殊),
吴炳作品中的女才子形象
作者:于成鲲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动选择  杜丽娘  现实主义精神  浪漫主义  汤显祖  关汉卿  积极意义  作品  爱情  性格 
描述:使生活在晚明的吴炳得以在此基础上,把这种被动接受转化为一种更富有积极意义的主动选择。很显然,这种主动选择同时也就是构成区别于关、汤等人的妇女形象的不同点。换言之即是说,吴炳在这里所作的乃是试图从知识一文学的意义角度来建构妇女的
打造职业团队,弘扬灸法文化——访中华系统创建者何涛、姚忠
作者:何涛 姚忠  来源:企业导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销商  标准化  海外市场  企业  中华系  灸法  职业  韩国  重要地位  市场格局 
描述:灸法在中国以及世界医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神奇的疗效。中国灸将中国古代灸法作了进一步的升华和提炼,通过科学改造作了标准化和产业化,在目前纷繁复杂的直销市场,其独树一帜的疗效型的定位带来了全新的商机。在其经销商队伍中涌现出一支独具特色的优秀团队——中华系统。
勇立潮头 在创新中求发展:兰州明达理工职业学院院长刘韵琴谈
作者:牛新建 刘学成 姚丽娜  来源:中国经济信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  职业学院  职业学院  兰州  兰州  高等教育事业  高等教育事业  院长  院长  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技术学院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办学规模  办学规模 
描述:州明达理工职业学院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
人师应是智如泉源 行为之表:浅谈当代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必备条件
作者:田成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当代教师  学生  灵魂工程师  科学发展观  专业思想  教师队伍  社会主义  重要思想  邓小平理论  科学世界观 
描述:多年来的教育生涯,使笔者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智如泉源,行可为表仪者,人师也。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既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的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论领导者职业修养
作者:李宇诗  来源:办公室业务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职业修养  高层  领导者  飞来峰  王安石  探索者  开拓者  成功者 
描述:900多年前,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写下了“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千古绝唱。诗中的“高”字,点燃了探索者的火把,铺平了开拓者的道路,开启了成功者的大门。“高”,既是圣者视野、志向的起点,智者思维、见解的源头
“美丽大学”应是灵魂对话之地:访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
作者:张筠 徐幸平  来源:中国西部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精神  党委副书记  对话  灵魂  张斌  教授  共同理想 
描述:“美丽大学应该是魅力大学,应是师生与学校灵魂对话的地方。美丽大学必须是传承与创新片举,用校史文化濡染师生心灵,凝炼具有时代特色的大学精神,找准弘扬社会土义共同理想的载体。”一落座,张斌便阐释了自己对“什么足美丽大学”的深刻理解。
试论杜丽娘性格中“情”与“理”的矛盾冲突及其文学意义
作者:高杰  来源: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描述:作为中国古典戏剧舞台上一枝独秀的美艳“牡丹”,《牡丹亭》中的杜丽娘以鬼之“虚情”对己,以人之“实礼”待世,实现了其人生价值追求的最大化.同时,对人性中潜在的自然性与社会性淋漓尽致地演绎使其不仅在同类文学形象中独树一帜,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审视现实的空间和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