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新时代高度论东坡精神
作者:王世德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坡精神  苏轼  王安石变法  文学艺术  保守派  司马光  以民为本  变革社会  学术界  反对 
描述:过去学术界主要把苏轼看作杰出的文学艺术家,在诗、词、散文、歌、赋、书、画等方面都有第一流的成就,在饮食、养生、医药、民俗等方面都有造诣;在政治上则把他看作反对变法的保守派。文革中,众言所传,苏轼是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而受难终生的;王安石是变革派,而苏轼是保守派,是
实验精神应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作者:丁肇中  来源: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我想谈谈实验精神在研究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只在脑中自我检讨,或泛泛地哲理的清谈就可以求到的。
家,应是孩子精神的港湾
作者:邓赛红  来源:湖南教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家,应是孩子精神的港湾
班主任应是学生精神的关怀者
作者:张静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班主任  班主任  关注学生  关注学生  新型师生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  精神关怀  精神关怀  角色形象  角色形象  师道尊严  师道尊严  平等  平等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  学习生活  学习生活 
描述:新课程背景下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主动权在教师。班主任应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的架子,抛弃原来绝对权威的角色形象,以至爱的情感、平等的视角、交友的心态去对待学生,才能够赢得学生的理解。而作为班主任,更应以
家,应是孩子精神的港湾
作者:暂无 来源:湖南教育(教育综合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家,应是孩子精神的港湾
亘古激荡的临川文化精神之流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亘古激荡的临川文化精神之流
德艺双馨,光彩照人:浅谈学习舒同的精神
作者:王继营  来源:中国书画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评论  艺术评论  书法  书法  中国  中国  现代  现代 
描述:德艺双馨,光彩照人:浅谈学习舒同的精神
从《牡丹亭》看中国古典悲剧精神
作者:李阳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悲剧范式  悲剧范式  团圆之趣  团圆之趣  悲剧精神  悲剧精神 
描述:本文试图以中国古典悲剧的经典剧目<牡丹亭>为切入点,来探讨中国古典悲剧不同于西方悲剧的以团圆之趣为特色的悲剧范式及其掩映下的悲剧内涵,并进一步讨论以对正义和善的道德褒扬为旨归的中国古典悲剧精神.
《牡丹亭》之“至情”与泰州学派的戏剧精神
作者:陈燕华  来源:地方文化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情欲观  泰州学派  化情归性  至情论 
描述:追求的仁与乐、道德和艺术高度统一的精神密切相关.
女权精神的突显:《牡丹亭》、《西厢记》主题比较谈
作者:高敏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主题  主题  比较  比较 
描述:在谈到《西厢记》和《牡丹亭》的思想性的时候,比较公认的看法是《西厢记》是以情反礼,《牡丹亭》是以情反理。而我认为《牡丹亭》的主题是赞扬女性热爱自然、热爱生命、追求自由爱情的斗争精神,从而表达对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