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新型农民应是知识型的农民
作者:晋鹏程 王玉琴  来源: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村  新型农民  知识化 
描述:没有农民的知识化就不可能有农业的现代化。因此,培养称职合格的现代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培养知识型农民要强化农村基础教育,办好职业教育;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把扫除文盲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因地制宜,加紧培养有知识、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陆、王“心即”辨异
作者:丁为祥  来源:理论建设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陆象山  心即  陆九渊  陆王  知行本体  道德实践  宇宙论  同上  统一途径 
描述:“心即”是陆象山和王阳明共同主张的理论命题.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中国哲学史上才一直以陆王并称。实际上,他们的“心即”命题,不仅在概念含义规定上存在着差别,而且其意旨也确实不同。正是这一不同,才
中国应是最廉洁的国度
作者:孙焕英  来源:民主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反腐败斗争  社会制度  廉洁  廉政建设  腐败现象  中国人民  当今世界  中国共产党  理论体系  成效 
描述:中国应是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度。中国人民有理由要求中国成为世界上反腐败成效最显著、腐败现象最少、最轻的国家。因为,这一切都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了的。中国的社会制度,是世界上少有的最先进的、
并非“任而无情”:王安石墓碑文浅析
作者:张程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墓碑文  墓碑文  感情真挚  感情真挚 
描述:王安石在创作墓碑文时力求从理性的角度对人物作出分析和介绍,然而,并非“任而无情”。在他的墓碑文作品中,有对亲人的沉郁哀思之情,对不遇之士的怜悯惋惜之情,对知己的悲恻痛悼之情。这些文章让我们
韩晗:写作应是一种生活方式
作者:韩晗 马建智  来源:青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活方式  当代文学  文学批评  文学创作  专业作家  写作姿态  散文化  写作者  小说  职业作家 
描述:马建智(以下简称马):作为一名写作者,你有着两种不同的被理解方式,在一些人眼里,韩晗这个名字,是一个令人惊羡、钦佩的名字,而在另一些人眼里,韩晗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你是去理解这两种不同的解读?
陆九渊“心即”思想的道德哲学意义
作者:吴凡明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即  道德哲学 
描述:地揭示了道德本性不是他律而是自律,不是制裁而是自愿,它是推动人们道德行为选择与践履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一种精神力量。
情景浑融 深蕴
作者:梅华  来源: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蝶恋花  品论 
描述: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别离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晏殊一生著述颇丰,有《珠玉词》行世,其词集
教师应是革新的课程实践者
作者:何胜荣  来源:中华素质教育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程改革  课程管理  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教师 
描述:成功的课程改革一定要鼓舞教师参与,教师不能游离于教育改革,只有教师认同改革理念,参与改革过程,在改革中学习和成长,担当更重要的责任,做改革的行动者,激起自下而上的改革,才能达成改革的理想。
以物寓:论李觏的咏物诗
作者:欧婷婷  来源:岁月(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诗歌  诗歌  咏物  咏物  以物寓  以物寓 
描述:品的过人之处和写作特点.
试析《牡丹亭》情与的冲突融合
作者:王楠楠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情与冲突  情与冲突  融合  融合 
描述:作为16世纪最伟大的戏剧家,没有起伏跌宕的人生无法完成最好作品的创作,其人生中的激情与消况,梦幻与现实的矛盾都融入到其作品中,在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牡丹亭》中,其情与的变化跌宕起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