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10)
报纸(42)
图书(5)
学位论文(4)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18)
地方文献 (140)
宗教集要 (3)
才乡教育 (2)
按年份分组
2014(29)
2013(22)
2012(29)
2010(32)
2009(20)
2008(22)
2005(15)
2004(16)
1987(4)
1985(3)
按来源分组
艺海(2)
安顺学院学报(1)
今日南国(1)
视野(1)
新青年(1)
读者(原创版)(1)
北方文学:下半月(1)
图书馆杂志(1)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1)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
“革命”与“历史”:刘大年史学观念研究
作者:黄广友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革命”与“历史”:刘大年史学观念研究
从女官看性别观念对《周礼》的影响
作者:吴从祥  来源: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女官  君主  性别分工 
描述:也是男权帝国体制的翻板。
浅议曾巩对欧阳修文学观念的接受
作者:郭思彤  来源:鸡西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欧阳修     
描述:曾巩是欧阳修最为得意的弟子,他无论在仕途上还是文学上都受到了欧阳修的提携。欧阳修在"文"与"道"两方面对曾巩产生了深远影响,曾巩一方面继承了欧阳修的学术思想,一方面对"文"、"道"这类传统命题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总体而言,曾巩更关注文章所承载的"道",对文辞的雕琢重视略有不足。
郑众的复音词观念及其对郑玄的影响
作者:李玉平  来源:汉语史研究集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  郑众  《周礼注》  复音词 
描述:学界多误认为《马氏文通》以前中国古代无复音词认识观念。东汉经学家郑众曾对复音词给予大量关注。郑玄《周礼注》所引用郑众所注《周礼》复音词503个,共527条注释,约估郑玄所注复音词总量的19.7
从《文辨》看王若虚的散文观念
作者:王永  来源:新国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若虚  散文观念  文章  王安石  宋代  醉翁亭  作品  宋人  金代  文字 
描述:王若虚(1174-1243),字从之,号慵夫,河北槁城人。他是金代末年著名的学者、作家,与元好问比肩的诗文批评家,有《滹南遗老集》传世。王若虚"文以欧、苏为正脉",其文章创作崇尚自然、平易。他擅长谈辩,议论公允透彻。"李右司之纯以辨博名天下,
《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的超越性
作者:陈聪  来源:剑南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莺莺  娇娘  林黛玉  爱情 
描述:《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其笔下的杜丽娘是戏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封建叛逆者。本文主要是运用与娇娘、莺莺和林黛玉比较,来彰显杜丽娘的光辉形象,从而揭示其形象具有不可企及的超越性。
《牡丹亭》与《西厢记》女主角形象之比较
作者:庄平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崔莺莺  追求  爱情  历史  家庭 
描述:《牡丹亭》与《西厢记》女主角形象之比较
《牡丹亭》与《西厢记》女主角形象之比较
作者:庄平  来源:文学教育(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崔莺莺  追求  爱情  历史  家庭 
描述:崔莺莺、杜丽娘尽管都生活在封建礼教的阴影下,她们却都能够勇敢的追求自由的爱情和平等的婚姻;但她们对自由爱情婚姻的追求又打上了不同时代的烙印,反映着具体的历史时代和作家世界观的差异。
人欲的赞歌——对《牡丹亭》主题的再认识
作者:孙书磊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理欲望  《牡丹亭》  主题  汤显祖  爱情  性欲 
描述:人欲的赞歌──对《牡丹亭》主题的再认识孙书磊一《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品,主人公杜丽娘慕色而亡、死而复生的“至情”,无疑给人以最激动的感受,关于俞二娘、商小伶、冯小青等传说的记载,就足以说明这点。人们在不难发现“汤显祖正是为千千万万被压迫的妇女倾吐...
读名著 品爱情 走四方
作者:雨蔚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爱情故事  西厢记  桃花扇  长生殿  杨贵妃  古典戏剧  李香君  名著  崔莺莺 
描述:间的那份扑朔迷离之爱,抑或后宫深院、红尘俗世中的爱恨情仇,它们所渲染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爱情。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的爱情,往往会演绎出不同的结局与悲欢离合,而且很多的爱情故事或传说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