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366)
期刊文章(4476)
会议论文(80)
图书(40)
学位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944)
地方文献 (10)
地方风物 (5)
非遗保护 (4)
才乡教育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5470)
2013(205)
2012(260)
2011(265)
2009(230)
2008(243)
2007(224)
2005(196)
1999(110)
1981(43)
按来源分组
上海证券报(32)
中国远程教育(10)
科学咨询(4)
中国电力报(2)
中文自修(2)
图书馆杂志(2)
中国科技术语(2)
科学咨询(下旬)(1)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1)
科技术语研究(1)
《周易》略谈
作者:王鹏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易》  文字记载  《连山》  《归藏》  《山海经》  《周礼》  人类  河图 
描述:种内在的联系。《连山》以山做卦序之首,因夏朝初洪水泛滥,大地沉浮不定,人们赖以生存的是山洞,故会把山作为主体看待。商朝时,洪水早已退却,大地呈现,居住在平地上的人群又保存着母系社会的一些思想特点,天父地母,所以《归藏》有可能以地为卦序之首。有周一代,人类社会不仅从母系氏族社会完全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周人对天象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开始研究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不同于先天八卦的对称,周易的八卦讲求流行,于是一个新的宇宙观开始出现了。周易的“易”字上为“日”,下为“勿”,“勿”字在甲骨文中是“月”。日、月组合主变化,天道在变化中发展壮大,日、月、星辰,公转、自转,各行其道,故“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又有地球的引力化育人,“厚德载物”,提供着一种可持续性发展。阴阳象征着事物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统一在一起,阴中有阳,...
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柱石——论邓小平理论对中华文化的承传
作者:宁新昌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是  应是  实践  性理  理性 
描述:重视“性理”,而忽视理性的缺陷
知名企业应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模范:德力西集团总裁助理包秀
作者:周德钿  来源:经贸实践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名企业  市场经济秩序  德力西集团  假冒伪劣产品  质量管理 
描述:知名企业应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模范:德力西集团总裁助理包秀
略谈欧阳修的散文
作者:钟尚钧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庆历新政  王安石  社会矛盾  吕夷简  政治家  保守派  积弱  北宋  政治斗争 
描述:北宋社会到了仁宗时期,“积贫”、“积弱”的局面已经形成,社会矛盾日益加剧,统治危机日益严重,政治上要求改革的呼声随之高涨。于是先后发生了以范仲淹为首的“庆历新政”和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的政治革新运动。与此同时,一些有眼
王安石才论略谈
作者:徐贵忠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论略  任贤使能  用可弃  渺视  朝代更替  愚见  贤能  国家兴衰  文字学 
描述:兴贤》等许多奏摺和文章中,他援引了上自尧舜、下至隋唐朝代更替的大量史实,雄辩地论证了人才得失和国家兴衰密切相关的道理,有力地批驳了恃权势傲贤、人才可用可弃等种种渺视、埋没人才的愚见和错举。他认为,不用贤能,不纳良策,也可侥幸偷安于一时,但决不能维持长久。
略谈《牡丹亭》改编的“意趣”问题
作者:陈多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上海昆剧团  舞台艺术  杜丽娘  柳梦梅  牡丹亭  改编本  必然要求  演出  有益尝试 
描述:演出外,为了演出而对《牡丹亭》进行加工改造的历史,几乎是自剧作问世就开始了,就很少有全依原本演出的。
略谈肿瘤病人的饮食疗法
作者:刘浩江  来源:吉林中医药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肿瘤病人  饮食疗法  临床体会  药食同源  辨证  渊源  中医  四气  五味  周礼 
描述:饮食疗法渊源已久,早在《周礼》中即有“食医”的记载。中医认为“药食同源”,食物有寒、热、温、凉四气之分,酸苦甘辛咸五味之异。肿瘤病人的饮食疗法,必须根据其寒热温凉之异,辨证选用。方能收到予期效果。笔者结合临床体会举述如次,供同志们参考。
略谈古籍标点中出现的问题
作者:王友才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标点错误  古籍  《资治通鉴》  大学出版社  点符号  句号  逗号  《周礼》  科学态度  中华书局 
描述:问题。
略谈韩愈的《师说》
作者:王伟民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韩愈  重要性  柳宗元  古文运动  河南省  三个方面  师道  士大夫  王安石  欧阳修 
描述:崇儒学,力排佛老;反对六朝以来的艳丽文风,主张以自由的散体来代替僵死的骈体,提倡文道合一、文以载道,提出“辞
略谈王安石及其变法
作者:史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神宗  江宁  临川  熙宁  免役法  青苗法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保甲法 
描述:之久不安。”在当时士大夫中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就是一次改革的尝试。到了宋神宗时,一方面社会危机更加严重,另一方面神宗也有改革的意图,而王安石又是当时改革中的一位有声望、有魄力、有远见的政治家,于是变法的重任就落在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