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人之当代戏剧研究论略
-
作者:陆林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研究 传奇 王骥德 创作倾向 祁彪佳 牡丹亭 曲学 汤显祖 北杂剧 王世贞
-
描述:理论研究常常是随着创作的现实走。与明代戏曲发展的实际历程相一致,明人对当代戏剧的研究也经历了一个由萧条到繁盛的转变。明初至嘉靖前期近二百年间,先是藩王朱权、朱有燉叔侄的那些谈玄慕道或弘宣教化之作
-
略论王安石人才思想的当代价值
-
作者:陈宇波 来源:桂海论丛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思想 当代价值
-
描述:王安石的人才思想十分丰富 ,其“任贤使能”、“教之、养之、取之、任之”等人才思想对于我们培养、管理、选拔和使用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从“经义式”到八股文形成的当代诠释
-
作者:刘虹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经义式 朱元璋 八股文
-
描述:来的“传注经学”,科举考试的内容与形式亦从训诂章句的囹圄中解脱出来。从王安石对科举考试内容与评判标准的首次匡定到八股文的形成,标志着科举考试向着更规范、易于操作的轨迹发展,同时它也蕴含了历代有识之士对于科举考试公开、公平、公正的孜孜追求。但是,对考试内容与评判标准的匡定又造成“科举之业盛和文化学术衰”的矛盾现象。
-
“克己复礼”的千年聚讼与当代价值
-
作者:张自慧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周公 周礼 克己复礼
-
描述:内涵。周礼是融礼之内在精神——敬、诚、忠、信、义与礼之外在规范——礼节仪式为一体的"中华文化内核"。孔子是周礼之内在精神的捍卫者,反对那种丢弃了"礼"的精神而徒有形式的礼节仪式。孔子提倡"克己复礼"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通过自觉约束个人言行举止,回复周礼所倡导的礼之内在精神和道德情感,最终使人与人之间拥有理性的仁爱,使社会走向有序与和谐。通过与时俱进的发展,"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仍能为中国的现代道德文化体系建设和人类全球伦理的建立提供有益借鉴。
-
陆九渊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作者:王伟丽 刘军花 来源:陕西教育(行政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道德教育思想 心即理 道德教化 修养理论 道德修养 道德意识 社会伦理道德 践履 当代价值
-
描述:是指宇宙万物的本源,也是社会伦理道德的根本。他认为有了此心,就具备了明辨是非,践履道德的能力。陆九渊所指的"理",既指宇宙间的
-
王安石改革智慧的当代启示
-
作者:李锡炎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改革智慧的当代启示
-
青春期教育应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
作者:沈幼生 毛文慧 朱兰琴 来源:特殊教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 青春期卫生 健康教育
-
描述:青春期教育应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
梅·腊梅·腊前梅
-
作者:商世平 来源:老人世界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实生活 王安石 北方人 学生
-
描述:漫天飘絮,遍地冰封的时节,自然会想起踏雪寻梅。梅,无人不知,但多熟视无睹。王安石说,古代北方人疑梅为杏:今人呢?一年春天.我指梅问学生:“这是什么花?”答:“桃花.”为什么好多人不识梅花呢?我怪画家
-
数学课应是美的
-
作者:吴江辉 来源: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学课 乐学 学生 教学
-
描述:让数学课因这些美而溢彩,让我们的学生乐学数学、乐用数学,从而使教学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
课程应是对生命存在的关照
-
作者:赵原 来源:文学教育(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存在 课程 学生
-
描述:课程关于且面向生命的经验的增长与智慧的生成,在促进生命发展的同时也转变着课程自身,我们存在、生活、发展于课程之中。师生作为学习共同体真实参与于课程之中,课程致力于使学生成为睿智的人而不仅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