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梅尧臣与西昆体的关系
-
作者:陈庆艳 来源:长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尧臣 西昆体 钱惟演 诗歌创作 诗歌写作 晏殊 科举考试 欧阳修 宋诗 变革
-
描述:缠多年,经历了从模拟到逐步脱离直至变革的转变。
-
谈曾巩诗歌的散文化倾向
-
作者:李艳敏 来源:飞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诗 散文化倾向 诗歌创作 以文为诗 欧阳修 宋代散文 宋诗 比较发达 散文创作 章法
-
描述:有六家属于宋代,足见宋代散文的繁荣。曾巩本身就是"八大家"之一,素以古文见称,散文成就很高。在诗歌创作上,曾巩以
-
从送别诗中观唐诗风貌
-
作者:连小华 来源:山西青年(下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诗风貌 送别诗 中观 《别赋》 柳永词 郑思肖 王安石 宋诗
-
描述:柳萧”“西风萧瑟入船窗”“花落一杯酒,月明万里心(郑思肖)”伤情悲绪。唯王安石“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翘”。别人评说:“有唐诗风调”。那么。唐代送别诗又有什么特色呢?让我们通过小部分诗歌的阅读来了解它的时代特征。
-
宋诗赏解一例 读王安石的《示长安君》
-
作者:张志烈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长安 尘沙 扬州 万里行 金川雪梨 笑语 “拗” 群体风格 砸破
-
描述:懂又不是那么容易。读某些唐诗如吃金川雪梨,到口即消,而读某些宋诗则如吃山核桃,须要先砸破其坚壳。这里举王安石的一首小诗为例,谈谈自己在研读宋诗中的一点粗浅感受。
-
举轻若重的力作──读赵齐平著《宋诗臆说》
-
作者:张鸣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昆体 “晚唐体” 宋初诗坛 臆说 王安石 审美风格 宋诗研究 似是而非的论点 《西昆酬唱集》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
描述:举轻若重的力作──读赵齐平著《宋诗臆说》张鸣北大中文系已故赵齐平教授生前身罹绝症期间,直面死神,用生命铸成了《宋诗臆说》这本书,直到临终方才辍笔。书名虽称“臆说”,乃是自谦之词,从全书新颖的学术思路
-
从王安石、苏轼的拟寒山诗看宋诗的佛教底色及其演进
-
作者:夏帅波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诗特征 王安石 苏轼 拟寒山 佛教
-
描述:浓,更可由此探索宋诗特征的佛学渊源。
-
《牡丹亭》、《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美学特征之比较
-
作者:佟迅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悲剧美学 悲剧美学 比较 比较
-
描述:<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分别是中国著名剧作家汤显祖、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杰出的古典悲剧作品.两位作者生活年代接近,时间跨度接近,表达了同样的反封建的爱情主题,但却在戏剧冲突、结构、人物以及结局方面各显异调,表现了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追求.
-
陆王心学特征浅释
-
作者:于明泉 来源:潍坊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王阳明 陆象山
-
描述:陆象山是南宋理学家,陆王心学的创始人,他在朱熹的说辩中,提出了以心为宇宙万物的本体,强调心与理的统一。明代王阳明继承了陆象山的观点,该文介绍了陆王心学的主要内法。
-
岑参边塞诗的艺术特征
-
作者:张翥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边塞诗人 艺术特征 岑参 盛唐诗坛 沈德潜 自然风光 胡应麟 翁方纲 描写 西域
-
描述: 边塞诗人岑参,在盛唐诗坛上,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历来享有很高的声誉。与他同时代的诗人杜甫认为,他可与鲍照、谢眺媲美,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以为李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明代胡应麟赞美岑诗“清新俊逸,大是俊才”,清代沈德潜、翁方纲、方东树和刘熙载等人也
-
试论中国传统伦理观的特征
-
作者:陈望衡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中国传统伦理 孟子 论语 宗法观念 孝道 准宗教 梁惠王 陆九渊 仁政
-
描述:中国传统伦理观有四个特征: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观念、与政治一体的统治原则、准宗教的绝对律令、实用理性的做人之道;中国传统伦理观既是我们创建新伦理观的思想基础,又是阻碍我们前进的精神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