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87)
期刊文章(232)
会议论文(9)
图书(4)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31)
地方文献 (52)
地方风物 (23)
宗教集要 (9)
红色文化 (8)
非遗保护 (6)
文化溯源 (3)
才乡教育 (2)
按年份分组
2014(141)
2013(33)
2012(55)
2011(75)
2008(62)
2007(25)
2005(10)
2002(10)
1999(11)
1994(5)
按来源分组
其它(12)
Internet信息世界(1)
北京商报(1)
中国建设报(1)
普洱(1)
电子产品世界(1)
通信企业管理(1)
每周电脑报(1)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1)
广播电视信息(1)
是什么毁了宋帝国?——《月沉西子湖——宋帝国的衰亡》评介
作者:佘江涛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帝国  作者  改革派  历史意识  王安石  中国历史  保守派  病因  历史事件  旁观者 
描述:从一开始就弥漫着衰败的气息,让人感到压抑和失
浦东应是文化艺术的重心:访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副所长蒯
作者:曹莹  来源:浦东开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艺术  浦东  文化建设  国际文化  文化活动  文化生活  航运中心  上海  高雅艺术  活动内容 
描述:可以预见,未来的浦东不仅是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也应该是文化艺术的中心。金秋时节,本就是硕果累累之际,金秋的浦东,又收获了些什么?那就是浦东的文化气息越来越浓郁了。第二届浦东文化艺术节在这个金秋
安全校园建设是根本:写在四川汶川“5·12”震后的科学与
作者:金磊  来源:科学新闻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思考  校园建设  四川  科学  安全  国家主席  金山寺  宁强县 
描述:界动容的含泪微笑,寄出无数致天堂的节日祝福。
正觉寺大殿台基遗址考古调查简报
作者:魏然 曾祥江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正觉寺  考古  简报 
描述:本文就正觉寺台基遗址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考古工作概况及主要收获进行简述。
李井泉四川调粮真相:代价无奈 爱无疆
作者:罗晓红  来源:大江周刊(焦点)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川人民  粮食问题  周恩来  大跃进  中共中央  新中国  代价  邓小平  解放战争  国务院 
描述:四川,完成了西南地区的解放战争。从此,李井泉便与四川结下不解之缘。这缘分,悲喜交加,多了几分无奈,多了几分历史沉重。
李井泉四川调粮真相:代价无奈 爱无疆
作者:罗晓红  来源:党史文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川省  粮食部  四川人民  邓小平  中共中央  周恩来  李先念  新中国  中国人民  回忆录 
描述:在中共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儿女们不忍他被人误解,劝说他写回忆录,他却要求儿女们谁都不许为他写回忆录;在中共总结经验和教训的"七千人大会"上,他声泪俱下,检讨还是不被通过,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他说了话,他才获得大多数人的谅解;在省委书记会议上,他含泪传达中央决定,却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中央的调粮指示。
流亡”中一“亭”-昆剧《牡丹亭》在海外上演的文化框架
作者:寇致铭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美国  美国  演出  演出 
描述:《牡丹亭》在美国东西岸两地上演,显示了西方对中国高雅文化的全新接受,具有深刻的意义。
饼再大也不过烙它的锅:《西厢记》《牡丹亭》《窦娥冤》价值
作者:白坤峰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穷书生张珙,让人耳目一新,此剧颇有反抗封建的思想.
从古典名著中"走"出来的画家:小记戴敦邦先生
作者:凌羽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浒传》  古典名著  人物造型  《逼上梁山》  人物画  《牡丹亭》  画家  《红楼梦》  电视剧  陈老莲 
描述:与戏曲“缘份”很深的沪上著名画家戴敦邦先生,最近因为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作人物造型而声誉鹊起,不久前,我有幸在他的寓所访了他。 甘为名著作图解 戴敦邦先生是江苏镇江丹徒县人,早年曾在《中国少年报》、《儿童时代》任编辑,他自号“民间艺人”。他谦
“包装”,不能太离谱——谈戏剧舞台上的“制作”现象
作者:刘平  来源:剧本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制作  “包装”  《牡丹亭》  “新版”  《红楼梦》  戏剧创作  艺术创作规律  舞台美术  “精品”  观众 
描述:关于“制作”的话题议论久矣 !其实这岂只是个花费的问题 ,在戏剧创作风格、时尚等诸多方面都包含着深层次的社会、时代与心理原因。恰巧本刊近期接到了下面两篇观点各异的文章 ,遂一并刊发出来 ,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