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养语感应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下)
-
作者:杨柄 来源:德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培养语感应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下)
-
培养语感应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上)
-
作者:杨炳辉 来源:德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培养语感应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上)
-
数学教学过程应是思维品质的培养过程
-
作者:钱士奎 邢玉敏 来源: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过程 思维 思维品质
-
描述:用实例论述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及培养其思维品质的问题
-
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应是高职院校的首要目标
-
作者:胡晓旭 来源:辽宁高职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就业竞争能力 市场观念 创新精神
-
描述:面对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普遍现象,本文提出:高职院校市场观念的实质就是要紧密把握市场脉搏,使受教育者真正学会和掌握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学会生存的能力。高职院校应把就业竞争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
-
培养创新思维应是大学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
-
作者:许圣道 来源:中国教育与教学杂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创新思维 大学 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
描述:素质教育与大学课堂教育的融合应是大学教学改革的关键,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应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而课堂教学应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因此,应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把创新思维和
-
浅谈新课程下政治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
-
作者:陈丽英 来源:中华素质教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生 新课程 质疑能力 政治教学 培养策略 问题性 学生学习方式 陆九渊 为学 主体
-
描述: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问题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品质之一。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者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勤于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
从“思维时态”入手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实践性认识:以《王
-
作者:纪凤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维时态 历史思维能力 实践性认识
-
描述:对同一件事或人物,不同时代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构成了历史思维的三时态。高中阶段是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迅速提升的关键时期,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渗透这样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
新课程下的历史课堂应注重心理培养
-
作者:冯亚芳 来源:文学教育(中)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课堂 学生时代 历史教师 学习动机 智力水平 智力因素 传统教学 培养学生 王安石 自信心
-
描述:马,即所谓的"前十名现象"。原因何在?王安石在《伤仲永》一文中描述的锦溪儿童仲永在五岁时,"指物作诗立就
-
安得文武双全法 寻找失落的全才培养之道
-
作者:宇玄 来源:东方养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孔子 中华文明 梁启超 道精神 武德 武士道 身体素质 民族 崇文
-
描述:民族对文化获得重新认知。
-
美国黄松种胚离体培养发育初期观察结果
-
作者:暂无 来源:国外林业科技资料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美国黄松种胚离体培养发育初期观察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