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90)
学位论文
(9)
报纸
(7)
图书
(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3)
地方文献
(17)
宗教集要
(6)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3
(6)
2004
(2)
2002
(3)
1999
(8)
1997
(9)
1996
(11)
1995
(8)
1993
(7)
1990
(10)
1989
(7)
按来源分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4)
敦煌学辑刊
(2)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浙江学刊
(2)
新语文学习(小学低年级版)
(1)
浙江社会科学
(1)
全国新书目
(1)
中州今古
(1)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
丝绸之路
(1)
相关搜索词
禅学
唐宋
士大夫
王安石
成纪
川东地区
女子
唐宋时期
成都武侯祠
商榷
地理总志
四川盆地
精神
北宋
周礼
增订版
唐诗
唐宋诗词
唐顺之
唐宋之际
在线交流
作者
复古
女娲
唐宋散文
因时而异
社会角色
游仙
科举考试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唐宋时期】搜索到相关结果
190
条
朱右及其《
唐宋
六家文衡》述考
作者:
黄强
来源:
文学遗产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选本
唐宋八大家
古文
流派
南宋
中国文学史
苏轼
经历
曾巩
王安石
描述:
朱右及其《
唐宋
六家文衡》述考
新词宛转递相传——
唐宋
诗词散论之三
作者:
马国强
来源:
中州大学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
诗词
递相
点化艺术
刘禹锡
散论
诗词创作
唐宋
文学
文化传统
晏几道
唐诗宋词
描述:
任何文艺家都不能回避前人的已有成就而随心所欲地标新立异;相反地,他们倒是无例外地受到文化传统的浸渍、熏陶和启迪,需要从优秀遗产中汲取营养,才能有所创新。
唐宋
文学家的诗词创作实践为这一规律提供
怅望千秋一洒泪——浅谈
唐宋
诗中的贾谊和王昭君
作者:
莫砺锋
来源:
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昭君
贾谊
唐宋诗
咏史诗
王安石
历史人物
毛延寿
同情
古典诗歌
汉文帝
描述:
如果把
唐宋
诗中所咏及的历史人物作一个数量统计的话,贾谊和王昭君多半是名列前茅的。对贾谊这位怀才不遇、哭泣而死的才子和王昭君这位远嫁异国、至死未返的美女,诗人们不知倾洒了多少同情的泪水。那么,为什么贾
唐宋
政治论述中的贞观之政-治国典范的论辩
作者:
方震华
来源:
台大历史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贞观
理学
治国典范
唐宋
时期
五代
唐太宗
王安石
描述:
學的開展,部分文士開始批判唐太宗,提倡恢復堯舜三代之制以超越漢、唐。他們希望藉著政治的改革以達到重建禮樂與移風易俗的目的。 但是,當王安石、蔡京高舉「三代之法」以合理化自已的施政,反對者一方面質疑他們的具體作為不符三代的理想,一方面援引貞觀之政為典範加以對抗。堯舜三代與貞觀故事道在部分政治論述中被描述成不同的典範。宋室南渡後,唐太宗的典範因與恢復中原的理想相吻合,再度受到統治階層的重視,而朱熹等理學家則再度嘗試重建三代的文化秩序。朱子將貞觀君臣的作為定位為以「求利」為目的,與「堯舜三代」根本不能相合,乃引發了陳亮的批判,形成了二人間的王、霸之辯。 南宋末年,程朱之學成為學術上的「正統」,文臣諭政多半提倡堯舜三代而貶抑貞觀之政,但對統治者而言,「堯舜三代」邈遠而模糊,遠不如唐太宗「一統華夷」的成就來得有吸引力。從中唐至南宋末,不諭儒臣對貞觀之政的評價如何改變,多數君主們對唐太宗典範的嚮往卻始終未衰。這是在分析宋神宗與王安石,孝宗、理宗與南宋理學家於施政理念的矛盾時,可以思考的角度。
唐宋
昭君诗的文献学意义:以昭君和亲的反思为例
作者:
张高评
来源:
新国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昭君出塞
王昭君
唐宋
文人
反思
北宋
昭君故事
琵琶
王安石
白居易
唐人
描述:
原型,以此作为粉本,进行
唐宋
儒学比较教育:以韩愈、柳宗元与王安石三家教育观为例
作者:
姚振黎
来源:
儒学与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儒学
教育改革
描述:
方针,或有可供吾人今日教育改革之参考者。
唐宋
学者有关《孔子家语》伪书理论之演成
作者:
刘巍
来源:
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家语》
王肃
颜师古
王柏
王应麟
描述:
《中庸》,从而为他提出将《中庸》分为二篇的创说扫清道路.这是《孔子家语》案涉及到的第二个学术公案.
朱右《
唐宋
六家文衡》与曾巩散文
作者:
邹书
来源:
江苏开放大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右
《
唐宋
六家文衡》
曾巩
散文
理学
描述:
这种独特的安排是朱子理学的不断强化,科举考试机制的长期存在,浙东地区学术文化的理学氛围,朱氏家族的儒学传统,交往群体的儒学观念以及朱右自身“尊经重道”的文学思想等多重因素联合作用下的产物。
日据
时期
台湾佛教的日本化现象
作者:
陈进国
来源:
宗教学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台湾佛教
日据
时期
民俗佛教
日本佛教
日本化
日本曹洞宗
台湾省
文化认同
临济宗
民间宗教
描述:
台湾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日据
时期
佛教之状况,是近现代中国佛教史上一个特殊而重要的问题,本文依据有关资料,对这一
时期
在日本当局蓄意推动下日本民俗佛教、缁衣佛教日本化的现象作了深入论析。
论日本侵占
时期
台湾佛教的日本化
作者:
陈进国
来源:
日本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台湾佛教
侵占
时期
日本佛教
民俗佛教
日本曹洞宗
日本化
台湾省
宗教信仰
台湾总督府
文化认同
描述:
论日本侵占
时期
台湾佛教的日本化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陈进国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占领了台湾,近代以来以“王法为本,镇护国家”为旗帜的日本佛教也随之传入。从此台湾佛教逐渐背离了中国佛教传统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