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相看不忍发”诗在诗话中的称名辨正
-
作者:邱美琼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冷斋夜话》 诗歌 明代 《王临川集》
-
描述:王
-
不该被遗忘的抗倭名帅——谭纶
-
作者:冯会明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谭纶 抗倭名帅 戚继光 共事齐名
-
描述:谭纶与抗倭名将戚继光是统属关系 ,共同领导了浙东抗倭 ,又指挥戚继光、俞大猷平定了福建倭患。任蓟辽总督时 ,又支持领导戚继光训练士兵 ,巩固了边防 ,他与戚继光“共事齐名 ,称谭戚” ,堪称抗倭名帅。
-
王安石《离昇州作》诗称名辨正
-
作者:邱美琼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离州作 称名 百家衣体 集句诗
-
描述:对杂体诗"集句体"的认识不足,以致连误至今。开始产生这一错误的时间可由清代上溯至明代。
-
从秦戈皋月谈《尔雅》月名问题
-
作者:饶宗颐 来源:文物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尔雅 文物考古工作 三十年 徐中舒 四川 原物 帛书 古代 周礼 简报
-
描述:》(《文物》1981年第6期页24)一文中,引用这一材料,亦释作"武二十六年
-
《周礼·考工记》“名一量”同词形的语义基础
-
作者:李亚明 来源:淄博师专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词 量词 语义 语法 考工记
-
描述:我们运用义素二分法探讨《周礼·考工记》“名一量”同词形的语义基础,从中看到了汉语名词和量词之间的词义渊源,进而看到了汉语语义和语法的有机关联、协同发展。[著者文摘]
-
道宗当世 名重本朝——简论范仲淹与王安石
-
作者:高克勤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王安石 文学创作
-
描述:北宋中期发生的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对当时的政局及其后的历史进程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探讨庆历新政及其主持者范仲淹对熙宁变法主持者王安石的影响,王安石与范仲淹的交往,以及范、王文学创作的相同点。
-
论邶、鄘、卫三风的称名之异及编次意义
-
作者:王伟 来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邶 鄘 卫三风 殷商民俗 周礼思想
-
描述:邶、鄘、卫三风在三家诗中合为一卷,在《毛诗》中则一分为三。后来之论者争论不一,而事实上邶、鄘、卫三风的称名及编次是以三风所染殷商习俗及周礼思想之厚薄为别。也就是说从《邶风》至《鄘风》到《卫风》,三风
-
解读中西两位名作家——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的戏剧异同
-
作者:刘开富 唐宓 来源:电影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汤显祖 汤显祖 戏剧 戏剧 异同 异同
-
描述: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是同辈人,虽相隔天涯海角,但相似之处颇多,差异亦显著,两位都集中反应了当时的中、西方社会生活、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审美心理以及戏剧艺术实践等方面的区别。本文从戏剧艺术、文化背景及其代表作方面进行比较,以了解各自的创作、中西方社会文化及戏剧差异,对跨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
《万病回春》与名方温清饮
-
作者:徐春娟 陈荣 来源:中医文献杂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廷贤 医林状元 汉方医学 万病回春 温清饮
-
描述:展应用于各科疾病临床,药理研究也方兴未艾,温清饮已成为生命力很强的名方。
-
王安石:名高千载缘图强,后来谁与子争先
-
作者:暂无 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 初中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 国富民强 特立独行 文学史 文章 历史
-
描述:他学贯一时,文章瑰玮,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敢做敢为,矢志改革,一生为了矫世交俗、国富民强而奋斗不已:他豪迈耿介,特立独行,当别人只会匍匐在传统脚下时,他却站在变革面前,以其卓绝之行,写下了辉煌悲壮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