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33)
报纸(121)
会议论文(4)
学位论文(2)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7)
地方风物 (12)
地方文献 (10)
宗教集要 (6)
非遗保护 (2)
红色文化 (2)
才乡教育 (1)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45)
2013(13)
2010(18)
2008(23)
2004(11)
1999(4)
1996(5)
1995(4)
1994(3)
1990(1)
按来源分组
云南日报(5)
山花(2)
剧本(1)
渭南日报(1)
东江时报(1)
传记文学(1)
法制博览(1)
中国药店(1)
散文百家(1)
福建质量管理(1)
鼓浪屿僧人开创台湾佛教大法派:林觉法师与苗栗大湖法云寺派
作者:彭一万  来源:炎黄纵横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台湾佛教  鼓浪屿  开创者  法师  大湖  曹洞宗  僧人  涌泉  福州鼓山  大陆 
描述:20世纪前叶,台湾佛教出现了由开创者主导的"核心寺院"所领导的四大本土法派:基隆月眉山灵泉禅寺派,台北五股坑观音山凌云禅寺派,高雄大岗山超峰寺派,苗栗大湖法云寺派。其中,苗栗大湖法云寺派是唯一由大陆僧人赴台所主导的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海园林别墅中的绿色曲调
作者:林小峰  来源:园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园林美  朱家角  牡丹亭  绿色    园林别墅  古典园林  昆剧  景观  自然环境 
描述:时间:2010年的某个周末地点:上海古镇朱家角北首西井街,镇上最大的庄园式百年古典园林——课植园(园名定为"课植"乃寓"课读之余,不忘耕植"之意)。
曲高未必和寡 远还须流长:昆曲青春版《牡丹亭》高校巡演
作者:邹红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  青春版  青春版  高校巡演  高校巡演 
描述: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大学生们萌发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相山书塘地区多数据建库及成矿信息分析
作者:魏祥荣 程崎 许彪  来源:华东铀矿地质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据库  数值模拟  成矿信息分析  书塘  矿床勘探 
描述:著者文摘]
滇中牟定地区上白垩统马头山组岩石地球化学及物属性
作者:史春鸿 韩润生 吴鹏 方明 赖华 申屠良义  来源:沉积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  构造背景  构造背景  属性  属性  马头山组  马头山组  牟定  牟定 
描述:来自上地壳的长英质岩石为主。结合岩相古地理条件,可知马头山组岩石的物区主要为康滇古陆和哀牢山造山带。
相山铀多金属矿田赋矿围岩及成矿硫特征
作者:杨庆坤 孟祥金 姜勇彪 周万蓬  来源:金属矿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岗质岩石  铅锌矿  铀矿  相山 
描述:围岩应该形成于大陆挤压-拉张的过渡环境,地幔提供了部分热源,但主要热源来自地壳的拉张减压增温过程;铅锌矿床的硫主要来自于花岗质围岩的岩浆热液并受到变质岩系的混染,铀矿床的硫倾向幔
相山岩体--一个壳花岗质浅成侵入火山杂岩体
作者:刘家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山岩体  伴生矿  花岗质  侵入火山杂岩体  岩石学 
描述: 相山岩体不仅以其伴生的矿产资源而驰名,对其成因也为许多岩石学工作者所关注。本文拟通过相山花岗质浅成侵入火山杂岩体基本特征的剖析,对相山岩体的成因作初步探讨。
赤溪远风月千秋-泰伯先生“赤溪风月亭”之探讨
作者:李隆昌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赤溪  风月亭  Yu江书院  李觏 
描述:幸运之由。泰伯先生的成功并永载史册得利于母亲与妻子这两位伟大女性的支持。
齐国行政制度考:兼谈《国语·齐语》的相关问题
作者:臧知非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行政制度  齐国  《齐语》  地方行政  春秋战国时代  管仲改革  《周礼》  《左传》  春秋战国时期  战国策 
描述:管仲改革,没有实行整齐划一的邑─卒─乡─县─属的行政制度,《国语·齐语》所说的“三其国而伍其鄙”的制度,是战国学者的伪托,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地方行政和其它诸国一样,都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其共同的趋势是逐步形成县─—乡─—里的行政体系;战国的郡不是地方最高政府,齐国也没有实行相当于郡的都制。
汤显祖以情演情的戏曲表演论——《宜黄县戏神清师庙记》析探
作者:蔡守民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以情演情  修容修声  表演艺术  最高境界 
描述:汤显祖在 宜黄县戏神清师庙记 中首创性地提及戏曲的表演理论 ,倡导以情演情 ,对演员的修养和表演艺术的最高境界表述了独特的见解 ,其戏曲美学思想直接影响了潘之恒、袁于令和李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