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王安石的《字说》——驳“四人帮”喉舌所谓《字說》是王安
-
作者:何耿镛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论根据 基本内容 思想观点 荆公新学 法家思想 地主阶级 统治地位 训释 王安石变法 儒家思想
-
描述:容。《字说》写作始于治平年间(1064—1067),成书于元丰三年(1080),元丰五年(1082)进呈朝廷。《字说》问世之后,风行一时,曾作为教材颁于学官,有司用来科学取士。在《字说》的介绍、研究方面,当时“有唐博士耜、韩博士兼,皆作《字说解》数十卷,太学诸生作《字说音训》十卷,又有刘全美者作《字说偏旁音释》一卷,
-
从《送何太虚北游序》看吴澄的旅游观
-
作者:叶光华 来源:文学教育 上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旅游观 太虚 吴澄 古文观止新编 儒家思想 翰林学士 中国传统 江西省 钱伯城 国子监
-
描述:元散文部分仅录三篇,吴澄《送何太虚北游序》就是其中之一。
-
跨文化交流中如何体现“礼”的文化内涵
-
作者:黄洪波 来源:科技资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跨文化交流 文化内涵 儒家思想 中国文化 孔子 英文翻译 论语 周礼 礼治 体现
-
描述:谈及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儒家思想是必然谈及的一个题目。对儒家思想的核心论著《四书》、《五经》的研读,是深入了解儒学的必经之路。然而,对于众多爱好中国文化又因各种原因无法精通汉语的外
-
中国古代复仇观之我见
-
作者:张建国 来源:法学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家族制度 《公羊传》 孟子 儒家学说 为父报仇 杀人者 《春秋公羊传》 儒家思想 《周礼》
-
描述:瞿同祖先生在《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把古代复仇问题系于家族一章之内,并引用《孟子·尽心下》所云:“吾今而后知杀人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认为孟子说这话应是亲见许多复仇的事,怵目惊心,感慨之余,故...
-
“向后看”的改革
-
作者:樊树志 来源:决策探索(上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改革措施 王莽 井田制 周礼 中国历史 儒家思想 土地国有 农民 托古改制
-
描述:改革肯定是向前看,那才叫改革。向后看那怎么叫改革呢?所以这就是儒家致命的弱点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很多,形式也很多,王莽和王安石改革的共同一点就是向后看。先讲王莽,王莽的身
-
试谈儒法斗争和劳动人民革命斗争的关系
-
作者:暂无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主阶级 劳动人民 法家思想 农民起义 儒家思想 奴隶制 儒法 奴隶主贵族 封建制度 王安石变法
-
描述:历史上人民群众革命斗争与儒法斗争的关系,是当前儒法斗争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阐明它们之同的关系,对于深入、普及、持久地开展批林批孔运动是有现实意义的。我们现将这篇文章发表,谨供读者研究参考。
-
周礼腹地的乡约家训
-
作者:李建荣 来源:世界博览(看中国)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陇东 民间文化 孔子 乡约 民间艺术 周礼 耕读传家 儒家学说 儒家思想 礼记
-
描述:孔子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也。"我多年来在陇东的山川田院上行走,参观乡饮酒礼,考察民间文化,可要把陇乡世风中的丰富"王道"述说出来也不容易。好在哀公向孔子"问儒行"时,孔子说过"仓卒的叙说不能把事情说完,详尽的叙说时间很长,到仆人换班的时候也讲不完。"
-
从“临川四梦”看汤显祖晚年的心灵历程
-
作者:张兆勇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杜丽娘 心灵历程 牡丹亭 王阳明 王学左派 儒家思想 戏曲研究 困惑
-
描述:万历十五年,汤显祖在南京将他早年所创作的《紫箫记》改写为《紫钗记》。此后,汤显祖在其家中连续创作了《牡丹亭》、《南柯梦记》、《邯郸梦记》,学术界习惯上将这三个剧与《紫钗记》合称为临川四梦。
-
论司马光的经济法制变革思想:兼论与王安石变法思想的异同
-
作者:李胜渝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司马光 经济法制 变革思想 王安石 变法思想 儒家思想 理想主义
-
描述:司马光与王安石不仅是同僚,而且是朋友。两人入仕之后,“比肩并进”,但由于他们各自思想的特点,哲学思维的根本不同,终究使他们在变法问题上分道扬镳。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着重阐述司马光的经济法制变法思想。
-
儒法斗争和我国地理学的发展
-
作者:暂无 来源:河北师大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理学 地理科学 自然观 天人合一 形而上学 王安石变法 发明创造 法家思想 儒家思想 阶级斗争
-
描述:,揭露儒家思想对地理学发展的破坏和干扰,宣传法家路线在地理学发展中的贡献,恢复地理学发展史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