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爱情比较
-
作者:姚文振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牡丹亭 爱情故事 爱情故事
-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出现在16世纪60年代的爱情戏剧,两部作品都是表达了追求爱情反对封建的主题,本文拟就两部作品异同做一比较。
-
试论《牡丹亭》的审美价值
-
作者:周志武 段绍镒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
-
描述:学思想;它还弥漫着物与意、客体与主体相对应的象征之美;其总体构思深刻独异,具有创新价值,也使作品显现出强劲的美感力度。
-
试论《牡丹亭》与古典诗词
-
作者:王忠禄 来源: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古典诗词 古典诗词
-
描述:明代杰出戏曲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着意引用、化用明以前大量的古典诗词 ,表现在描写景物 ,刻画人物形象 ,推动剧情发展 ,联系全剧结构等方面 ,同时 ,从戏曲的角度看 ,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
《牡丹亭》“至情”观
-
作者:瞿华英 来源: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至情 至情
-
描述:汤显祖以“临川四梦”构建应和时代的“至情”理想,他一生“为情作使”、“为情转易”,《牡丹亭》对至情进行了直接大胆的描写和歌颂。但是作为儒生,合理合法的社会准则依然会作为一个尺度保留在心中。汤氏试图
-
三闹《牡丹亭》
-
作者:徐培晃 来源:兴大人文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闹 闹
-
描述:本文從「鬧」的角度切入《牡丹亭》,依情節鋪展次序討論「鬧學」、「鬧殤」、「鬧婚」,指出《牡丹亭》刻意在正經的學堂、喪禮、婚禮場合中,安排嬉鬧唐突的橋段,藉以鬆動父執倫理的嚴肅面孔,發揚個人意志。最後
-
《牡丹亭》的梦境意义
-
作者:马斌 来源:山东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梦境意义 梦境意义
-
描述:观众昭示着一种浪漫的理想。
-
《牡丹亭》的“主脑”
-
作者:顾春勇 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主脑” “主脑” 惊梦 惊梦 至情说 至情说
-
描述:梦"成为全剧剧情发展的关键。同时,《惊梦》在全剧结构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
《牡丹亭》的折子戏
-
作者:江巨荣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史 戏剧史 中国 中国 牡丹亭 牡丹亭 古代戏曲 古代戏曲 折子戏 折子戏
-
描述:《牡丹亭》的折子戏
-
《牡丹亭》后,又添情种:论晚清传奇《蝶归楼》
-
作者:朱恒夫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蝶归楼》 《蝶归楼》 黄治 黄治 《牡丹亭》 《牡丹亭》 创新 创新
-
描述:衔接得更加紧密,也更具有艺术的真实性。由于该剧思想先进,结构奇妙,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既雅致又本色当行,被罗瘿公、程砚秋改编为京剧剧目《鸳鸯冢》。
-
人鬼恋情题材的主旨分析:以唐传奇、《牡丹亭》、《聊斋志异》
-
作者:樊利配 来源: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鬼恋 人鬼恋 原型 原型 欲望 欲望 投射 投射
-
描述:从魏晋至明清,笔记丛书、传奇、小说中就存在大量以人鬼恋情为原型的故事。以弗洛伊德对于鬼的认识和荣格的原型理论为视角,得出人鬼恋情是人的欲望的投射,主要表达了四类感情: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对好色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