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红楼梦》对《牡丹亭》女性意识的继承和发展
-
作者:李珊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红楼梦》 《牡丹亭》 《牡丹亭》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
描述:的力量与封建势力作了一定的反抗;在性与爱方面,《牡丹亭》表现了杜丽娘强烈的性爱追求,肯定了情欲的合理性,而《红楼梦》中的性与爱观念更为进步,表现为性爱双方相互尊重,彼此肯定对方的人格价值和尊严,向往
-
三种梦境 一样人生——试析《庄子》、《牡丹亭》、《红楼梦
-
作者:王兵 来源: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境 梦境 混沌 混沌 无奈 无奈 清醒 清醒
-
描述:《庄子》、《牡丹亭》、《红楼梦》是中国梦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代表作品。虽然在三个作品中,梦境的表现方式和文体意义有所不同,各有侧重,但究其本质,它们均表现了作者在现实中达不到的愿望和追求
-
《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女性意识初探
-
作者:舒红霞 王骁 来源:大连大学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红楼梦》 《红楼梦》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
描述:《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展示了元明清三个不同时代女性生活的画面 ,呈现了女性意识逐步觉醒与不断深化发展的历史样态 ,为五四之后女性的解放与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怎样写出有新鲜感的文章
-
作者:孟涛 来源: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章 新鲜感 《资治通鉴》 王安石 书稿 司马光 书房
-
描述:么文章。
-
论《牡丹亭》的和谐
-
作者:辜霞 甄山川 来源:商品与质量(焦点关注)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
-
描述:本精神的和与中的.《牡丹亭》的和谐表现在感性与理性的和谐、语言风格和人物的和谐、典雅与通俗的和谐、虚与实的和谐.
-
至情牡丹亭―汤显祖《牡丹亭》赏析
-
作者:梁秀玲 来源: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赏析 赏析
-
描述:《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一部浪漫主义杰作。它所描写的是一种“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爱情,对人的情欲有了肯定的描述,对理学禁欲主义进行了强烈的冲击,为受禁锢的人生打开了一扇窗户,从而达到了传奇
-
试论《牡丹亭》中的“情”
-
作者:陈龙 来源: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情” 杜丽娘 柳梦梅 汤显祖 “理” 霍小玉 封建礼教 爱情 青年女子
-
描述:,有痛于本词者,愤惋以终”。《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偶然在悠杨的笛声中听出了几句《牡丹亭》曲词,竟引起一阵伤心。为什么当时和后世的人们对《牡丹亭》如此推崇?那是因为汤显祖不假掩饰地道出了青年
-
《牡丹亭》“情”之解说
-
作者:闫玮 来源:河北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牡丹亭》“情”之解说
-
因情而生的昆曲:《牡丹亭》
-
作者:于岩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中,昆曲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而自从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后,昆曲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也让我们重新开始审视昆曲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
-
牡丹亭之惊情四百年
-
作者:樊舟 来源:消费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青春版 青春版 昆曲艺术 昆曲艺术 地方剧艺术 地方剧艺术
-
描述:有某个时刻注定属于《牡丹亭》,属于它的精致、典雅、骄傲,以及一些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