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山野之花唱至胸怀天下——昆曲艺术的情感魅力
-
作者:韩大晗 来源:世界博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魅力 昆曲艺术 牡丹亭 剧本创作 故事 赵五娘 千字文 爱情 观众 遗产
-
描述:起源于苏州的昆曲原本是民间的低俗娱乐,自文人士大夫加入创作后,昆曲变风变雅,一跃而上庙堂,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为典雅的代表。然而无论是山野俚俗之音,或是对家国破碎、天下不幸的慷慨悲歌,都是“昆曲”这一艺术形式于汉民族性格、情感、精神的绝佳反映。
-
情歌王子,唱红了“九妹”,流失了清纯爱情
-
作者:江水 来源:婚姻与家庭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 爱情 清纯 歌曲 餐厅 玫瑰 辣椒 幸福 痛苦 普通人
-
描述:接受了笔者的独家专访,袒露了那段伤心的初恋故事……
-
论马祖常之诗文与虞集等人之唱答诗
-
作者:暂无 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论马祖常之诗文与虞集等人之唱答诗
-
唱一个残梦到黄粱──论《邯郸梦》的饮食和语言
-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邯郸梦 饮食 语言 晚明戏曲
-
描述:唱一个残梦到黄粱──论《邯郸梦》的饮食和语言
-
禪宗之一派-曹洞宗的“五位”要義
-
作者:陳榮波 来源:哲學論集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禪宗之一派-曹洞宗的“五位”要義
-
发乎情,止乎礼义——苏州派爱情剧略论
-
作者:康保成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州派 明末清初 爱情 地方色彩 交流经验 剧作家 戏曲作品 《牡丹亭》 《西厢记》 剧坛
-
描述:明末清初,在苏州地区,一下子涌现出李玉、朱素臣、朱佐朝等十多个专业剧作家。他们在一起切磋技艺,交流经验,创作出一大批风格相近的戏曲作品,雄踞于当时的剧坛。人们习惯于称他们为“苏州派”。 以浓郁的苏州
-
开拓探索,填补空白:读王英志《性灵派研究》
-
作者:裴世俊 来源: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灵派研究》 王英志 填补空白 袁枚 清代诗歌 性灵说 资本主义萌芽 女弟子 《红楼梦》 半殖民地半封建
-
描述:开拓探索,填补空白:读王英志《性灵派研究》
-
本府派吴照轩代理厦门鼓浪屿会审公堂委员
-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省政府公报 年份:193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本府派吴照轩代理厦门鼓浪屿会审公堂委员
-
《徽派版画环翠堂园景图》考
-
作者:张国标 来源:美术之友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徽派版画 园景 徽州 汤显祖 园林建筑 民俗风情 中国版画 松萝 郑振铎 休宁
-
描述:《徽派版画环翠堂园景图》考张国标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徽派版画环翠堂园景图》是一幅地方色彩浓郁的民族民间风俗版画图卷。从中可以考察出当时徽州一带地理风貌,尤其是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生活习俗、风土礼仪
-
人品·创作·风格——从宋词“豪放派”领袖苏轼谈起
-
作者:朱捷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品 山西 领袖 司马光 苏轼 墓志铭 王安石变法 豪放派 师院 政治革新
-
描述:大都导源于一两位(或一批)有卓异风格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