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柯梦记》艺术特色研究
-
作者:肖鲁云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时间结构 艺术手法 结构形式 政治腐败 作者 特色研究 临川 戏曲 黑暗
-
描述:《南柯梦记》的作者,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海若,别号清远道人、玉茗堂主人;江西抚州临川人;生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这时,已在朱明王朝没落时期,汤显祖的一生,正处在政治腐败,人民苦难的黑暗社会里。
-
虞集散文的重要艺术特色
-
作者:姬沈育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散文 艺术特色
-
描述:虞集为元代文章大家,名列“儒林四杰”之首.在艺术方面,虞集散文具有平易澹泊、长于说理、不拘于法度而机用自熟等特色.[著者文摘]
-
结课也应是一种艺术
-
作者:王世应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结课 引导学生 小学生 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氛围 课文教学 教师 设问 结尾 想象力
-
描述:希望能得到同行们的批评与指正。
-
晏殊《浣溪沙》的艺术魅力
-
作者:牛荦婷 来源:才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闲愁” “闲愁” “渐变”意识 “渐变”意识 “惜时”意绪 “惜时”意绪
-
描述:晏殊是我国北宋初期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以《浣溪沙》一词最负盛名。这首词从中传达出一种词人对生命的留恋与珍视,同时也显示了词人深厚的艺术功力和优雅美丽的文笔。词人创造了一个情致缠绵而又凄婉美丽的意境
-
注重设问艺术 培养问题意识
-
作者:祁秀玲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问题意识 设问 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 学生学习 根本原因 求知欲 学习过程 教学论研究 王安石
-
描述:互动中,在于学生能否积极思维,善于质疑发问,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设问艺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何设问,才能使学生快速积极地进入语文问题情境之中,从而逐
-
黄永年先生篆刻艺术趣闻
-
作者:曹旅宁 来源:收藏(拍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篆刻艺术 黄永年 趣闻 70年代 西泠印社 三足鼎立 学问家 国内外
-
描述:黄永年先生是学问家,这一点许多人知道。黄先生又是国内外知名的篆刻高手,70年代中后期曾发起成立西安终南印社。与杭州西泠印社、武汉东湖印社三足鼎立,这一点,许多人还不知晓。黄先生身后,终南印社的挽联“学坛寂寞失朝月,印社悲凉忆春风”,回顾此段往事,颇具感情。
-
冷饮在中国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物价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雪泡梅花酒 马可·波罗 冷饮食品 纳于凌阴 意大利 凌人 《周礼 荷兰人 制冰 市场
-
描述:冷饮在中国
-
普列汉诺夫与中国
-
作者:高放 高敬增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普列汉诺夫 联书 俄国 亚细亚生产方式 哲学著作 选集 王安石变法 原始公社制 马克思主义 俄文
-
描述: 普列汉诺夫作为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杰出的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不仅认真研究俄国和欧洲各国的历史、积极投身俄国和欧洲的工人运动,而且也对中国的社会和历史有所研究,他的思想和著作对中国人民发生了很大
-
中国的别称
-
作者:卢金栋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我国古代 华夏族 王昌龄 方之中 地理区域 别称 《周礼 西域 歌行
-
描述:中国的别称
-
人文中国
-
作者:暂无 来源:社会工作(理论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积贫积弱 全盘改革 社会贫困化 宋代 临川 江西 文学家 宋仁宗 思想家
-
描述:贫积弱的局势,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由于深得神宗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