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47)
报纸(283)
学位论文(52)
图书(18)
会议论文(1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92)
地方文献 (81)
宗教集要 (14)
非遗保护 (9)
地方风物 (7)
才乡教育 (7)
红色文化 (5)
按年份分组
2014(268)
2010(72)
2009(68)
2008(63)
2006(47)
2002(28)
2001(40)
2000(22)
1999(44)
1991(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79)
词学(11)
上海文汇报(10)
雪莲(2)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
中国道教(1)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琴童(1)
中华文学选刊(1)
迎刃析疑如破竹 擘流似欲分风(下):钱锺书戏曲论零札
作者:郑雷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史  戏曲研究  析疑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牡丹亭  元杂剧  汤显祖  戏曲创作  戏曲作品  小说 
描述:三毕生致力于打通文史哲和中西文化的钱先生对不同学科往往采取一种同贯共规的态度,力求泯町畦而通骑驿,以使小说、诗歌、戏剧,与哲学、历史、社会学等为一家。在他的著述中,仅有少量篇章以探讨戏曲艺术规
毛泽东《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写作时间地点新探
作者:丁仁祥  来源:党史文苑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毛泽东  《减字花木兰·广昌路上》  《减字花木兰·广昌路上》  1930年2月9日  1930年2月9日  陂头村  陂头村 
描述:本文通过对毛泽东转战闽西赣南历史踪迹的考查,认为毛泽东《减字花木兰·广昌路上》一词,作于1930年2月9日,地点是陂头村,即今江西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渼陂古村,中“命令昨颁”是指1930年2月8日
从认知图式理论视角看文化负载翻译:以汪译《牡丹亭》为例
作者:林佳  来源:经营管理者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  文化负载  文化负载  翻译策略  翻译策略 
描述:个方面探讨文化负载的翻译策略。
挥毫珠玉、翰双绝:郭睛湖先生及其书艺
作者:邹绵绵  来源:书法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评论  艺术评论 
描述:挥毫珠玉、翰双绝:郭睛湖先生及其书艺
思致融情传好句―论《珠玉》之情中有思
作者:唐红卫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思致  理性 
描述:作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理性诗人晏殊的《珠玉》具有明显的情中有思的特点―在中抒发情感时常常会不经意中比别人多了一份思致与理性。这一份思致具体表现为强烈的生命意识,这一份理性则具体表现在对苦难
北宋中期词坛的一支异军:范欧王苏略论:[范仲淹、欧阳修、
作者:唐骥  来源:太行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词  文学研究  中国 
描述:北宋中期词坛的一支异军:范欧王苏略论:[范仲淹、欧阳修、
清新优美喜芳春——介绍晏殊(题图伍军)
作者:超尘  来源:美与当代人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清新优美喜芳春——介绍晏殊(题图伍军)
承南唐余绪 开宋词先声——晏殊《珠玉
作者:薛祥生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珠玉  宋词  审美情趣  《破阵子》  《花间集》  柳永  浣溪沙  清平乐  男欢女爱 
描述:承南唐余绪开宋词先声——晏殊《珠玉》薛祥生晏殊字同叔,谥元献,为北宋著名词人之一。其影响深远,获历代词论家好评。宋代刘分攵说:“晏元献尤喜江南冯延己歌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己。”①清代冯煦说
也说“莲鸿蘋云”和“梅”——谈小晏的抒情形象
作者:韩春萌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抒情形象  塑造形象  抒情方式    晏几道  形象系列  特色  虞美人  塑造方法  委婉 
描述:是这种抒情形象的代表。小晏在他的作中塑造的这些抒情形象,都是下层的青楼妓女。过去的研究者们,笼统地认为"莲鸿薪云"都是小晏所思念的女子,并没有把她们具体地区分开来。事实上,由于小晏与
秾情不艳 轻倩飘逸——谢逸散论
作者:孙友俊 颜捷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间  风格  艳情  宋词  发展史  描写  西江月  艺术美    士大夫 
描述:谢逸是宋代一位有名的词人,后来渐渐被人遗忘。本文通过比较。对谢词的内容及艺术作了初步探讨,着重指出:谢词虽承“花间”传统。但他那婉秀多姿。轻倩飘逸的独创风格,在今天仍有较高的鉴赏价值。从而肯定谢词在宋词发展史上的贡献及其地位。